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05-18
犇跑吧长三角 | 苏皖“牵手”:共复绿水青山,共建生态产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 5 月 17 日,在江苏溧阳,天目湖国家湿地公园美得仿若大地上的 " 绿翡翠 ",十思园里,成片的茶山成为农民发家致富 " 绿色银行 ",苏皖两省交界地生态好农民富,这一切都益于两地共建共享的努力。

△天目湖国家湿地公园

△航拍十思园

现代快报记者发现,溧阳与安徽的生态治理已经成为跨省共治的典型。

例如,溧阳市社渚镇青虾产业发达,2020 年全镇青虾产业产值超 6 亿元。这一产业还辐射与溧阳接壤的安徽郎溪县部分区域。青虾产业的兴旺,为两地带来了一定经济效益,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低效养殖等原因,两地境内的天目湖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2020 年 8 月起,溧阳市政府对社渚镇 850 亩的青虾养殖实施有序退出,测算青虾养殖退出后形成的生态效益容量,定价后由生态产品交易市场予以集中收购。所得生态容量中的水环境容量,再根据年度分配额,与生态治理工程形成的年度生态容量一起由高端康养企业购买,形成 " 流域内水产养殖污染退出与康养服务生态受益付费购买 " 的闭合模式。

" 我们也与广德、郎溪两地达成了生态补偿机制。" 天目湖镇党工委副书记杨育美告诉记者,三地签署了区域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框架协议,共同推动省际交界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方式向系统治理和制度化治理转变。

△天目湖国家湿地公园

天目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转好,得益于苏皖共同努力。2016 年,苏皖合作示范区成立,包括江苏省溧阳市和安徽省广德市、郎溪县,国土面积 4804 平方公里,是全国首个以县为单位、以生态为底色的跨省合作区。经过几年的探索于努力,两省在生态保护以及产业合作、公共服务共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十思园里,茶树苍翠,远处的天目湖波光粼粼

△十思园

" 路的这边是安徽,另一边就是江苏,在这里还可以远眺天目湖。"5 月 17 日上午,在十思园里,茶树苍翠,远处的天目湖波光粼粼。十思园是溧阳一处农业产业园,位于苏皖合作示范区内,主营白茶、瓜果、苗木。其园内的茶园总面积 3300 余亩,其中 1000 亩左右属于安徽郎溪。

" 我们和安徽省郎溪县凌笪镇下吴村有着十多年合作,流转了他们 1 万多亩山林,其中茶园 1000 亩左右。" 江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余成宝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公司投入技术、种植养护并承包销售," 我们也将白茶向安徽辐射,目前还雇佣了安徽的农民在茶园工作,推动两地共同发展。"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周明 熊平平 / 文 徐洋 顾闻 / 摄

相关标签

生态环境 安徽 溧阳 湿地公园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