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 ……"5 月 12 日,对城关区天水南路社区的居民马凤梧来说,是不可忘却的日子,他终于站在党旗下,右手握拳,宣誓入党。戴上红灿灿的党徽,捧着党旗的一角,眼里的泪珠打着转。这一刻,马凤梧整整盼了 53 年。而也是从这一刻开始,他成为了社区中岁数最大的新党员。
那是 2019 年的一天,在团结新村街道天水南路社区里。一声 " 同志,我想入党 " 打破了社区的宁静。马凤梧是天水南路辖区内减速机厂的退休工人。带着一笔一划写好的入党申请书,他将心愿告诉社区工作人员,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信念让这位耄耋老人坚定地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呢?
原来马凤梧祖籍是河北人,1940 年出生,自小跟随父母到兰州。1961 年,他去到新疆当兵。7 年之后,他复员回到兰州,就进入减速机厂上班,马凤梧告诉记者,那会减速机厂还不叫这个名字,那会叫机床大修厂,干着仓库保管员的工作。那时,他最热衷的就是替厂里出黑板报,他想入党的梦想就是从那时种下的。可是那会入党名额少,竞争又激烈再加上一系列其他的原因,他想要入党的梦想一次又一次的落空,一直到了退休。
退休后的马凤梧将自己的入党梦想放在了心底,而且他也总在说,是自己努力不够,所以还没加入到党组织。退休后他很是忙碌,兴趣广泛,喜好收集黄河石;热衷于跑步;爱好文艺,参加了多个老年人艺术团。不仅仅热爱生活,马凤梧还是出了名的热心肠。他曾经做过的一些好人好事,媒体也给予报道过。
" 我的文化水平受限,自己也不太会写。但是有空的时候我就会梳理着写一下自己做的那些好事,我希望为自己的儿女、孙辈都传递下去与人为善、奉献社会的一种品质。" 在马凤梧的介绍中,一张张手写稿呈现在记者的眼前。" 救助路边的生病老人、送迷途少年回家 ……" 马凤梧做的一件件好事让人感动的同时,更是让记者对眼前这个精神矍铄的老人充满敬意。
" 马爷爷虽然是才入党,但是他所做的很多事一直是以一个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他不仅仅热心于社区的公益,还常常到学校宣讲红色故事,文明城市生活等内容,今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他又参加城关区不同社区的红船故事会、初心小剧场等,用生动的演讲和文化的方式重现那些经典的党史故事。在他身上,我们总能感到满满的正能量,他一直热心社区公益事业,却从来没有对社区提出过任何要求,每次到社区总是很客气地征询社区有什么事情,让他能发挥余热去做。" 说到马凤梧老人,天水南路社区党委书记吴妍也有着满满的感动和敬佩。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些年马凤梧在兰州多个社区当志愿者。在街头文明交通劝导岗前,拿着小红旗、带着小红帽,马凤梧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而且特别认真,如果有谁不按照信号灯过马路,那他一定要第一时间冲上去苦口婆心地劝导到那个人遵守交通规则为止。这股 " 较真 " 的劲儿,他也用到了疫情防控值守卡口的时候。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马凤梧主动到社区担任抗疫志愿者,他在卡口点的值守出了名的认真,最多一次站了 6 个多小时,期间为十几个不守规矩的人 " 找茬 "、讲道理。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一名合格志愿者的模样。
而也正是这段经历,进一步坚定了他入党的决心。" 在疫情期间,我主动申请去社区做志愿者,当时所有的人都以为我是老党员,都很敬佩我。而我一直在向党组织靠拢,生活中更是严格要求自己,但是不入党,始终感觉是一个遗憾。这辈子必须要入党,所以我再次向组织提出申请。" 马凤梧对记者说道。经过了社区党委的考察和多方了解情况,2020 年将马凤梧列为入党积极分子,随后经过了培训和学习,现在他已经成为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
风雨沧桑几十年,初心不改,八旬老人终圆入党梦。马凤梧说,"81 年的人生旅程,虽然没有轰轰烈烈,也没有重大贡献,但我与祖国同成长,我的心里对党的热爱、始终想靠近党组织的愿望一直那般强烈,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党员,现在我的这个愿望真的实现了,我可以自豪地对所有人说,现在我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了。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发光发热,争取有新作为、新贡献。"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颜娜
实习生 马瑾 文 / 图 / 视频
编辑丨胡淼山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