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05-19
财经猎豹丨疯狂收购吞苦果,胜利精密处罚落地能否翻身?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谷伟)七天五板后,苏州上市公司胜利精密迎来重磅处罚。由于子公司智诚光学财务造假,导致上市公司 2016 到 2018 年共虚增利润 6.5 亿元,胜利精密被处以 60 万元罚款。公司实控人高玉根等人被警告并处 10 万元罚款。智诚光学原实控人王汉仓和财务总监郭文杰被处 30 万元罚款并终身市场禁入。从 2015 年开始,胜利精密大肆并购,如今却落得一地鸡毛。通过出售多家子公司扭亏后,公司顺利摘帽,但多家子公司还有巨额业绩补偿未能兑现,实控人资金链持续紧张,还可能面临投资者的索赔。

处罚落地,两人被终身市场禁入

2020 年 8 月 7 日,胜利精密收到中国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

今年 5 月 18 日,公司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立案调查有了初步结果。此前公司曾自查并发现子公司智诚光学存在收入不实、存货盘点不符、供应商往来核对不符、成本不实等情形,为此公司去年 8 月宣布对前期财务数据进行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将公司 2016 年至 2018 年的归母净利润由原来的 4.29 亿、4.62 亿、-7.23 亿更正为 1.17 亿、1.64 亿、-8.03 亿。

△记者制图 数据来源:同花顺 ifind

而证监会如今的告知书显示,正是智诚光学的一系列问题导致公司年报出现虚假记载情形。2014 年底,公司公告,拟收购富强科技、智诚光学、德乐科技三家公司。2015 年 9 月,收购及定增完成,胜利精密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向王汉仓等 7 名股东发行 2479.77 万股,购买其合计持有的智诚光学 73.31% 股权,价格为 2.23 亿元。

证监会查明,2016 年至 2018 年,智诚光学通过虚开主营产品销售发票、虚假销售原材料,未及时入账原材料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虚减营业成本、虚增利润总额,导致胜利精密 2016 年到 2018 年年报共虚增营业收入 4.37 亿元、虚减营业成本 2.23 亿元,虚增利润总额 6.54 亿元,存在虚假记载。

证监会拟决定,对胜利精密给予警告,并处以 60 万元罚款;对智诚光学原实控人王汉仓和财务总监郭文杰分别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 30 万元罚款;对胜利精密实控人高玉根及时任副总经理乔奕、时任财务负责人许永红和王成分别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 10 万元罚款。当事人王汉仓和郭文杰组织、实施了违法活动,并采取了编造重要事实等恶劣手段,涉案数额特别巨大,违法情节特别严重。证监会拟决定,对王汉仓和郭文杰分别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胜利精密表示,公司初步判断本次涉及的信息披露违法行为未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情形,最终以中国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结论为准。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生产经营正常。

收购埋雷,巨额业绩补偿未兑现

胜利精密 2010 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原先的主要业务是为电视厂商提供精密平板电视结构件。随着原有行业利润下滑,公司开始不断拓展产业链,大幅进行外延扩张。2015 年起,公司陆续收购了南京德乐、富强科技、苏州捷力新能源、硕诺尔自动化等公司,业务板块逐步发展至新能源、智能制造和移动终端产品渠道销售等行业领域。

不过,买买买一时爽,后来的剧本却有点出乎意料。2018 年,因为收购的子公司苏州捷力新能源、苏州硕诺尔自动化、苏州智诚光学业绩未达预期,胜利精密大幅计提商誉减值近 5 亿元,当年巨亏 7.23 亿元(修正后为 8.03 亿元)。2019 年,公司更是巨亏 30.7 亿元,公司也在年报公布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戴上 "*ST" 帽子。

由于收购的公司业绩未达预期,原先的股东也面临巨额的业绩补偿,不过这些业绩补偿有不少至今未能兑现。以智诚光学为例,当初收购时,王汉仓等 5 名自然人股东承诺该公司 2015-2017 年不低于 4000 万元、4500 万元和 5500 万元。然而智诚光学这三年更正后的净利润分别为 4163 万元、-1.58 亿元、-2.37 亿元,与承诺业绩相去甚远。5 名自然人累计应补偿公司 7.89 亿元。但上述 5 人至今未支付上述业绩补偿款,公司不得不诉诸法律,该案件于 2021 年 3 月 3 日开庭审理,目前尚未收到判决结果。

另外两家公司苏州硕诺尔自动化和捷力新能源,分别累计应补偿金额为 4.37 亿元和 12.27 亿元。但根据胜利精密对深交所年报问询函的回复,上述两家公司的补偿义务人目前分别只支付了 2.84 亿元和 3.93 亿元,仍有 1.53 亿元和 8.34 亿元尚未补偿。捷力新能源原先股东彭立群去年 8 月为此被深交所公开谴责,硕诺尔自动化原先股东朱维军、刘宏宇和刘春燕等人也在去年底收到交易所监管函。

扭亏摘帽,后续能否翻身?

从 2019 年开始,胜利精密开始连续 " 割肉 ",将原先收购而来的多家子公司出售。先是将子公司南京德乐科技卖回给原股东陈铸,又将捷力新能源出售给上市公司恩捷股份。2015 年以 1.08 亿元收购的福清福捷塑胶 80% 股权,去年也被以 6000 万元 " 打折 " 转让。

不仅如此,公司此前定增的 4 个募投项目,苏州中大尺寸触摸屏产业化建设项目、智能终端大部件整合扩产项目、3D 盖板玻璃研发生产项目、智慧工厂制造平台项目,也被先后叫停。公司 2016 年定增募资 34 亿元,2017 年将其中 9.44 亿元变更投入 3D 盖板玻璃项目。但近年来,市场 3D 盖板玻璃行业出现明显产能过剩,公司决定终止该项目。去年 3 月公司公告,拟以 4.95 亿元出售该项目在建工程、设备及配套设备等部分资产。

2020 年,胜利精密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 3.87 亿元,扣非净利润 7267 万元。其中,处置 4 家子公司带来的投资收益占了 3.67 亿元。

5 月 10 日,公司正式 " 摘帽 ",此后股票连续四天涨停。5 月 18 日,胜利精密再度涨停,7 个交易日内收出 5 个涨停板。不过,当天晚间,公司就公告收到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一方面意味着此前的立案调查靴子落地,不确定性消除,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公司可能面临投资者的索赔问题。5 月 19 日,胜利精密早盘一度大涨逾 6%,但随后震荡回落,收盘跌幅 3.03%。

近期 A 股市场上,一大批摘帽股遭到资金炒作,其中不少又出现大幅波动的情况。摘帽后业绩能否持续稳定向好,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胜利精密 4 月 9 日收到深交所年报问询函,对其一口气提出 14 大问题。公司回复表示,所处行业市场向好,主营业务稳定发展,主要子公司经营状况良好,盈利能力尚佳,整体实现了扭亏为盈,出售几家子公司不会影响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及持续经营能力。

公司实控人高玉根的资金链问题也被外界广泛关注。根据公司对深交所的回复,控股股东目前持股 12.38%,被质押和被冻结的股份仍占其全部持股的 77.44% 和 73.21%。

相关标签

证监会 上市公司 立案调查 造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