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05-20
百年辉煌 E心向党丨80后工程师李枫助力中国高铁装上“风火轮”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苏宁)中国高铁又快又稳,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 " 金名片 "。常州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中车戚墅堰所 ")的 80 后工程师李枫,就是我国高铁飞速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作为轨道交通齿轮传动系统的研发领域学科带头人,他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重点项目十余项,推动了我国高铁装备关键零部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助力中国高铁装上 " 风火轮 "。

△李枫

在高铁上立硬币的试验,许多人都做过。高铁能平稳运行,这其中,李枫和团队设计制造的高铁齿轮传动系统起到了关键作用。2005 年,他成为中车戚墅堰所的一员。" 那时候和谐号动车组刚引进,高铁齿轮传动系统长期被国外垄断,而且质量问题频发。" 受制于人的感觉并不好受。" 国外的技术人员不看好我们,他们觉得我们攻克这些技术难题至少要二三十年。" 在这种不看好的情况下,为了争一口气,整个团队都铆足了劲,开始了高铁齿轮传动系统国产化研发道路。

攻克了齿轮箱制造技术难题,还要攻克设计技术难题,研发的道路永无止境。中国地域广袤,从北到南,最低温度可达零下 40 ℃,最高温度接近零上 40 ℃,与此同时,还要满足列车提速至 350km/h,这对高铁齿轮传动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对振动和温度控制、可靠性等方面要求更为苛刻。" 面对这些问题,李枫带领团队开创性地提出了 " 温控技术 " 的想法。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李枫在 " 干项目、带团队 " 中坚守使命担当,激发奋进潜能。攻克技术难关时,团队画了上百张设计图。齿轮箱一个小小的改进,必须在试验台上做一二十次测试。为了模拟设备装车后的真实环境,李枫和团队成员自主研发出了全工况模拟试验台,风沙雨雪轮番上阵。为了测试高铁的温控技术,团队还要跟车做实验,夏天去最热的地方,冬天去最冷的地方 …… 经过上千百次的实验,李枫和团队成功开发出我国完全自主品牌的高铁列车齿轮传动系统,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国内市场占有率达 90%,实现了时速 160 公里到 350 公里全速度等级国内全部车型和全部高铁线路的覆盖。这让国外专家震惊,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中国仅用了短短 10 年就攻克了这道技术难关,并达到了国际领跑水平。

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中国齿轮行业科技领军人物、江苏省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江苏青年五四奖章 …… 李枫的履历可谓 " 金光闪闪 "。面对这些荣誉,他清醒而谦逊。" 我是工程技术研发人员,我觉得需要有产业报国的使命。" 李枫说," 基础研发工作比较枯燥,可能三五年都不能出成果。希望年轻的技术人员不要浮躁,能够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研发,要做就要做到世界领先水平。" 李枫和团队将继续坚守使命担当,助力中国高铁向高速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相关标签

高铁 中国高铁 工程师 中国制造 质量问题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