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2021 年 5 月 21 日,粤省事移动政务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三周年。这是全国首个集成民生服务微信小程序,是广东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拳头产品,更是超过一亿群众享受数字时代生活便利的 " 掌中之宝 "。
粤省事曾创下多个全国第一纪录:第一个实名用户破亿的省级移动政务服务平台,签发全国第一张出生医学证明的电子证照,在全国率先推出居民身份电子凭证等等。多个 " 第一 " 背后,是三年不变的锐意改革。
目前,粤省事注册用户突破 1.2 亿,粤省事已上线高频民生服务 1750 项,其中 1256 项服务实现了 " 零跑动 ",业务量累计超过 88.9 亿件。
数字生活有速度:办事体验持续改善
人民群众能从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中获得什么?粤省事做出了示范。
三年持续拓展政务服务,粤省事丰富了群众的办事场景,增加了 " 掌上办 " 渠道。从社保医保公积金,到护照驾照身份证,公安、人社、教育、民政等服务都可以在粤省事上 " 足不出户、指尖办理 "。新冠肺炎疫情下,粤省事更是让无接触办事成为日常。
三年的履职效能优化,粤省事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办事效率。粤省事让 " 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 的理念深入人心。以往,提取住房公积金需要群众拿着一堆纸质材料多次跑银行、公积金中心等职能部门,既耽误时间又耗费精力。如今,政府部门不断简化、优化办事流程,群众在粤省事上通过人脸识别登录,动动手指公积金即可到账。无犯罪记录证明、出生医学证明等多种证件、证照的办理,则借助电子证照的全面推广和审批流程的高效整合,办证时间缩短为如今的一天内甚至几分钟。
三年的服务意识坚守,粤省事改善了群众的办事体验。每一个办事事项的界面设计,粤省事都力求视觉简洁,指南清晰,并在粤省事上发布附带截图和 " 手把手 " 教学的办事指南。通过线下 " 试客 " 体验活动邀请群众来当体验官,以满满的诚意多次有奖 " 征集 " 程序漏洞,将群众的反馈作为改善服务的方向。
数字生活有温度:个性服务持续推出
群众对粤省事服务体验的认可直接反映在用户数量的跨越式增长上。2020 年 2 月 26 日,粤省事实名用户注册量突破 3000 万,同年 10 月 1 日突破 8000 万;2021 年 1 月 28 日,粤省事实名注册用户更是突破一亿,成为全国第一个实名用户破亿的省级移动政务服务平台。
这背后,不仅是群众发现粤省事真的越来越省事、好用、管用,也是粤省事不断寻找着每一个有服务需求的群体的过程。
粤省事紧跟时代大势和个性化需求,用一个个新功能,为 " 以人民为中心 " 的建设理念写下注脚。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粤省事在第一时间上线 " 粤康码 ",为群众在广东省内自由出行提供疫情防控通行证,全面支持复工复产复学。2020 年 7 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粤澳两地政府、中央驻粤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奋力攻坚,仅用 10 天就完成粤澳健康码互转互认,分阶段全面支撑澳门与内地人员有序恢复正常往来,粤省事成为全国首个实现跨境转码互认的健康码平台。
粤省事关注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让数字时代更有人情味,2018 年 5 月上线不久,即增设残疾人服务模块,为残疾人士办事服务提供专门人性化设计;2020 年上线全国首个移动端适老化老年人服务专区—— " 尊老爱老服务专区 ",大字体、宽间距的界面、刷脸一键登录、语音搜索、都对不擅长操作手机的老年人十分友好。
数字生活有愿景:政务服务泛在普惠
粤省事上线三周年,是重要节点,也是新的起点。"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就是粤省事创新发展的方向。" 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杨鹏飞表示。
接下来,粤省事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为先,将各项服务从 " 可用能用 " 向 " 好用爱用 " 不断深化;围绕全流程改善服务体验,推出更多的 " 一站式 "" 套餐办理 " 服务。
粤省事将继续深度应用互联网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从 " 人找事项 " 到 " 事项找人 " 的转变。通过整合后台数据、自动关联材料、用户画像分析等技术的运用,未来,粤省事将变得更聪明,不仅有望推广 " 免证办 ",让注册用户不必反复提交证明材料,更有望针对用户特征主动提供个性化的办事提醒和办事指南。
主打民生服务的粤省事并非单兵作战,已与主打涉企服务的粤商通、主打政务协同的粤政易相融合,形成 " 粤系列 " 这一聚合性数字政府平台。未来," 粤系列 " 将逐步实现政府、企业和社会服务 " 三位一体 ",打造开放互融的数字政府平台。
" 粤系列 " 还将继续鼓励更多社会主体的参与,更加注重线上、线下各类政府和社会服务渠道深度融合,构建泛在普惠的政务服务体系。粤省事将强化与实体办事大厅、政务服务一体机等线下服务场景的联动,以用户为中心,全面整合全社会的服务资源。
采写:新快报记者麦婉诗 通讯员粤政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