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日报讯 (记者黄泽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实现的重要历史节点,人口发展进入重要转折期开展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记者昨天(21 日)从市统计局获悉,普查结果显示,十年来我市人口数量呈平稳增长态势,增长逾 2%,全市常住人口超 550 万人。
根据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我国以 2020 年 11 月 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目的是全面查清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准确统计信息支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 七人普 " 工作,市 " 七人普 " 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区(县)政府精心组织实施、通力协作配合,全市 7 个区(县)、67 个镇(街)和 1087 个村(居)全部按要求组建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选聘近 1.8 万名普查员及普查指导员。各级人口普查机构和广大普查人员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主动适应 " 七人普 " 在指标内容、数据采集方式、填报形式等方面创新改革带来的新要求,对全市的家庭和人口进行了普查,顺利完成了普查现场登记和主要数据汇总工作,获取了有关人口总量、结构、素质等的翔实统计数据。
目前,我市 " 七人普 " 主要数据已 " 出炉 "。从普查结果来看,十年来,汕头人口发展主要有以下六个特点:
一是看常住人口,总量保持平稳增长。全市常住人口为 550.20 万人,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539.10 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 11.10 万人,增长 2.06%。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市人口数量呈平稳增长态势。
二是看区域,中心城区人口占比提升。全市常住人口中,中心城区人口(金平区、龙湖区和濠江区)为 167.72 万人,占 30.48%;非中心城区人口(澄海区、潮阳区、潮南区和南澳县)为 382.48 万人,占 69.52%。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中心城区人口增加 6.29 万人,所占比重上升 0.54 个百分点,中心城区人口占比提升。
三是看性别,人口性别结构趋于均衡。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 277.62 万人,占 50.46%;女性人口为 272.58 万人,占 49.5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 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 101.85,性别比相对国家和广东省分别低 3.22 和 11.23,我市人口性别结构基本趋于均衡。
四是看年龄,劳动力人口规模依然庞大,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全市常住人口中,0-14 岁人口为 122.60 万人,占 22.28%;15-59 岁人口为 342.24 万人,占 62.20%;60 岁及以上人口为 85.36 万人,占 15.52%。与 2010 年相比,0-14 岁人口的比重上升 0.09 个百分点,15-59 岁人口的比重下降 5.41 个百分点,60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5.32 个百分点。数据显示,我市人口年龄结构呈 " 两升一降 ",少儿人口和老龄人口占比上升,劳动力人口占比下降。劳动力年龄人口虽然有所下降,但劳动力资源依旧丰富,劳动力人口规模依然庞大。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五是看城乡,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 389.02 万人,占 70.70%;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 161.19 万人,占 29.30%。与 2010 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 20.05 万人,乡村人口减少 8.78 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 2.24 个百分点。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落实落地,十年来我市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六是看受教育程度,人口素质明显提升。全市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 45.42 万人。与 2010 年相比,每 10 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 4164 人上升为 8255 人,15 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 8.75 年提高至 9.30 年。受教育状况的持续改善反映了十年来我市人口素质不断提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