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王卫)5 月 22 日,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赛遭遇极端天气。据人民日报报道,截至 23 日早上 8 点,共搜救接回参赛人员 151 人,其中 8 人轻伤,在医院接受救治。21 名参赛人员找到时已失去生命体征。根据媒体报道和参赛人员描述,本次越野悲剧与极端天气下选手失温有很大关系。在参加户外运动时,遭遇失温、雷雨、山洪、猛兽,应该如何应对和自救?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江苏省户外和登山运动协会相关领域专家,他从事户外运动研究已经有 8 年的时间,对于户外运动可能遭遇的各种突发情况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各种应对方式。
失温:高强度越野赛的致命杀手
迷路和失温,是高强度户外越野赛两大杀手。专家介绍,失温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系列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失温分为三个阶段,轻度失温,核心温度低于正常温度(37 度)1~2 度,中度失温低于正常温度 2~4 度,重度失温核心温度低于 32 度,而一旦低于 28 度即濒临死亡,很少有生还可能。
△失温原因及自救方式
专家表示,在户外运动时,选手要对失温有正确的判断。早期判断的方法是注意观察自己,走路磕碰不稳、絮絮叨叨、动作笨拙,发生这些情况要警惕失温。面对失温,首先要将患者带离恶劣的低温环境,移至温暖的帐篷或山屋内,进行烤火、补充热糖水、使用热敷袋等措施。补充食物也是应对失温的好方法,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首先补充碳水化合物,然后是蛋白质,最后是脂肪。同时他建议,不给失温严重者进行四肢加热或喝热水。
他表示,这次甘肃白银越野赛与城市马拉松相比存在更多气候不确定因素,极端气候变化导致群体性失温伤亡,提醒赛事组织方和参赛选手对场地、天气预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专业急救援措施和选手充分必要的衣物准备必不可少。"
暴雨:要防雷击、山洪、泥石流
户外运动经常会遭遇暴雨,专家介绍,行进中遭遇暴雨时,要根据周围环境、行进路段、雨势的大小、队员的身体状况分析该继续前进还是避雨。继续行进要注意辨别方向,必要时使用安全绳,确保行进安全。避雨应注意保暖,防雷击,防山洪。
宿营时遭遇暴雨时,要选择安全的地点扎营,根据周围地形和雨势决定,是否将帐篷转移到安全地点。对帐篷进行加固和排水处理,整理物品,准备随时撤离。轮流值班,监控雨势、环境和队员状况,一旦发现山洪暴发,泥石流等迹象,马上撤离。
△正确的防雷击姿势
如遇雷击,可采取坐地、抱膝、下巴抵在双膝之间的姿势,远离树木、长导体,避免雷击。
洪水与泥石流:向两侧山坡上跑
户外运动,特别是山地越野,有可能遇到洪水或泥石流。专家介绍,首先要预防此类事件,不要大雨天或者连续阴雨天当天还进入溪谷;活动中如遇降雨,密切关注雨量的变化;正常流水突然流断或突增,并伴有杂草、树木时,河谷溪谷深处变昏暗,并伴有塌方,可能是山洪或泥石流,迅速离开;深谷内传来火车轰鸣或闷雷声,就算极其微小,也应判定泥石流形成,应迅速离开。
遇到山洪或泥石流,应向两侧山坡上跑,快速离开河道、河谷、溪谷地带;在基地稳固又较为平稳的地方躲避;必要时应抛弃装备,迅速向高处转移。不可以顺着泥石流流动的方向跑,不可以沿沟向前或向后跑,不可以停留在河道弯曲的山谷。
毒蛇、蚊虫:提前准备相关药物
在户外运动时要提前准备手杖," 打草惊蛇,防止被蛇咬。" 专家说,避免蛇和蚊虫还要提前戴帽子、穿长袖外套和有强韧护脚的裤子和坚韧的靴子,发现蛇后要避而远之," 当然,更重要的是,还要提前带好蛇药和蚊虫相关药物。"
被毒蛇咬伤后,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对伤口冲洗,之后用绷带类辅料完全缠绕受伤肢体。受伤后最好平躺搬抬离开,如不得不自行移动,则走动要缓慢,不能奔跑,以减少毒素的吸收,最好是将伤肢临时制动放于低位,同时尽快前往医院治疗。切不可用嘴把毒液吸出、切开伤口、用火烧伤口。
如果遭遇猛兽,则要尽可能缓慢、静悄悄地移动,不在动物交配期和哺乳期的地区活动。
(受访者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