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国家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战略让巴马与深圳结缘,巴马县燕洞镇沐浴着 " 广西东西部扶贫协作 " 春风,与相隔 1000 公里的深圳大鹏 " 牵手联姻 ",从此,两地合力向贫困堡垒发起总攻。全镇贫困发生率由 2015 年的 27.48% 降到 2019 年的 1.03%,2020 年底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清零,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9112 元。
燕南土地资源丰富,燕北生态环境优越,燕洞本就有着发展生态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2016 年前,燕洞镇各贫困村因为人力、财力、技术等问题,村里的产业寥寥无几甚至为零。
东西部扶贫协作聚焦燕洞生态产业定发展,以 " 招进一个好项目、壮大一个好产业、带富一方群众 " 为目标,拿出 " 真金白银 ",组织人力、财力、物力,共投入财政帮扶资金 1525 多万元,全力推进燕洞镇产业发展。
" 以前我们外出广东打工,家里老人小孩没人照顾,现在好了,政府帮引进企业到家门口建基地,我们既能流转土地有收入,又能就近在基地务工有收入,还能照顾家里老人小孩。" 正在巴马粤桂扶贫协作科技创新扶贫产业基地务工的岩廷村旺圩屯脱贫户吴源文欣慰地说。该基地就建在旺圩屯,投入粤桂扶贫资金 490 万元,以培育高端苗木为主,为当地提供 100 多个就业岗位。" 在东西部协作帮扶下,村里建起了小谷鸡林下养殖基地,立足这个产业,带动了 101 户贫困户在家通过养殖实现增收,全村从 2016 年至 2019 年共有 152 户 716 人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从 33.45% 下降到 1.26%,2019 年底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2020 年底所有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清零。" 巴马县燕洞镇子帽村驻村第一书记张重山介绍道。
针对以前镇里的贫困户发展产业经验不足、人员素质较低等原因,2019 年大鹏新区统战和社会建设局在深圳市经理进修学院举办了两期对口巴马瑶族自治县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燕洞、西山、甲篆等 30 个贫困村的 " 村两委 " 成员、村级后备干部、农村党员、小微企业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共 92 名创业致富带头人参加培训,进一步提高群众就业技能。" 以点带面 ",借助粤桂扶贫协作良好的项目效益带动,燕洞镇先后引进企业创建 3100 亩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年出栏 3 万头生猪联合养殖小区产业扶贫项目、年出栏 6000 头良种羊生态循环养殖项目、年出栏 5000 头高档肉牛生态养殖产业扶贫项目、年出栏 20 万头生猪产业扶贫生态养殖项目、深圳 1979 水庄园项目、长寿老酒项目等重点项目。" 授人以渔 ",燕洞镇依靠产业带动,探索适合当地的产业扶贫模式,推进产业化进程。
如今,燕洞镇已获得认定特色产业示范区(园)8 个,成为巴马特色产业的大镇,产业园初具规模并产生效益,带动涉及脱贫户 221 户增收,带动 9 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 4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9112 元,正朝着美丽富饶、文明和谐的乡村振兴阔步前进,奋力书写新时代粤桂协作的壮美篇章。
深圳晚报记者 邱志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