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 1949 年生于日本京都,1979 年以处女作《且听风吟》获得群像新人文学奖。主要著作有《挪威的森林》《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舞!舞!舞!》《奇鸟行状录》《海边的卡夫卡》等。有 60 多部作品被翻译至其他国家和地区,翻译语言超过 50 种,在世界各地深具影响。
近日,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了 " 村上春树随笔合集 "。包括《村上广播》《没有意义就没有摇摆》《日出国的工厂》《终究悲哀的外国语》。这四本书记载了村上不同时期不同角度的观察与思考,精彩的叙述与深入的哲理相结合,或熟悉或陌生的 " 村上式体验 ",帮助读者认识更有趣的村上春树。
《村上广播》是村上春树迎来创作成熟期的节点之作。从 2000 年 3 月开始在杂志《ANAN》上连载,横跨一年时间,包括 50 篇随笔作品。" 披萨 "" 唱片 "" 罗得岛 "" 弗吉尼亚 · 伍尔夫 "" 甜甜圈 "…… 单是这些关键词,已经足以吸引所有村上粉丝的眼球。" 鸡素烧 "" 粗卷寿司 "" 手卷 " 等和日本料理的话题有很多,整本随笔集充满了村上味。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从身为作家出道出席《群像》新人奖颁奖仪式时的记忆 " 关于西装 " 开始,作者边引用钱德勒小说里的台词,边对作品里主要的主题之一 " 死亡 " 进行考察,以 " 说再见 " 结束。" 我觉得自己在相应的背景和音乐中得以从个人角度对二十世纪顺利告别。"(说再见)这一末尾的话,表现出这本书标示着村上迎来了自己作为一名作家的成熟期,或者说转换期这一重要节点。
《没有意义就没有摇摆》是村上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音乐随笔,村上春树作品中经常出现大量音乐元素,成为承载作品深意的重要符号。从 1978 年的处女作《且听风吟》开始,村上作品中出现乐曲名称、音乐家名字超过八百次,很多代表作如《挪威的森林》《舞!舞!舞!》《国境以南太阳以西》《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去中国的小船》等,都是取自欧美流行音乐。这本书给了读者一个深入了解村上春树音乐世界的机会,从舒伯特到斯坦 · 盖茨,从布鲁斯 · 斯普林斯汀到菅止戈男,全书包括 10 篇随笔,尽述村上心中的好音乐,展现了村上的 " 音乐观 ",表现了村上春树极为重视音乐作用于灵魂的力量。
《日出国的工厂》是村上春树的随笔集," 日出国 " 出自遣隋使小野妹子带去隋朝的国书,取 " 本自日边来 " 的意思。村上文学一贯排斥 " 日本性 " 或者说 " 去日本化 ",这本《日出国的工厂》算是例外,书中讲了村上参观各种工厂的所见所想,笔法幽默,把严肃刻板的工厂描写得绘声绘色、妙趣横生。而且其中假发工厂的 " 探险记 " 被他融入了《奇鸟行状录》。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是村上春树随笔系列之一,共 16 篇,是作家 1991 年到 1992 年在美国讲学期间写下的散文,内容均为作者在美国的亲身经历见闻,题材丰富,涉及面广,有对美国社会文化现状的描述,有通过具体事件对美国和日本两国文化差异进行的分析,有作者在美国生活的各种趣闻轶事,还有作者对自己少年时代、恋爱结婚、成名前开酒吧谋生以及家庭生活、夫妻关系的回顾等等。本书风格一如他的小说,既生动、机智、幽默,又不乏深入的思考,是一本可读性强的有趣小书。
" 村上春树随笔合集 "
《村上广播》
《没有意义就没有摇摆》
《日出国的工厂》
《日出国的工厂》
(日)村上春树 著 林少华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1 年 4 月出版
深圳晚报记者 刘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