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通报 2020 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结果,全省 62 个县市区、16 个省直单位被评为优秀。其中,蜀山区被评为优秀县(市、区)单位,予以通报表扬,为合肥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区。
2020 年以来,蜀山区围绕 "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 总要求,抓实抓细各项举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积极进展。
保障市民 " 米袋子 " 丰富市民 " 菜篮子 "
蜀山区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种养殖业,保障市民 " 米袋子 ",丰富市民 " 菜篮子 "。2020 年小麦收获面积 1.4 万亩,水稻 4.71 万亩,粮食总产量 2.85 万吨,比上年增长 7.8%。蔬菜种植面积 1.7 万亩,生猪出栏 1.5 万头,鲜蛋产量 0.8 万吨。同时,发挥区位、科研、传统产业优势,促进乡土特色农业振兴。2020 年全区新建连栋温控大棚 4.8 万平方米,发展制种和试种面积 3000 亩;依托老乡鸡等龙头企业发展林下养鸡 150 万只。蜀山区还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延长农产品价值链。大力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目前我区已有 27 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13 家合作社、64 家家庭农场。" 蜀山区农林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蜀山区还全力促进农村旅游业发展,带动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积极开展特色乡村旅游推广活动,打造蜀山精品旅游线路 3 条,举办火龙果采摘节、" 品味蜀山 · 蜀山家宴 " 特色菜肴评选活动等活动。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打造乡村振兴 " 蜀山模式 "
为提高和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发展农村经济,蜀山区坚持规划先行,大力推进农公路建设。同时,开展村庄整治,扎实推进 " 三大革命 ",统筹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点。
2020 年,蜀山区共建设 57 条农村公路,共计 106 公里。蜀山区农村道路建设基本成环成网,农村道路四通八达,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沿线种粮大户、周边群众农作物运输更加便捷,居民出行更加方便,小庙枣林生态园、德丰果玩、祥源幸福农场、大小岭南等景点游客逐渐增多。" 我们还推行‘路长制’管理农村道路,农村建制村通客车率达 100%,农村地区交通畅通便捷。" 该负责人表示。
盘活闲置房屋、土地等资源,完成房屋租赁 55 户共计 10000 平方米,着力打造小岭南餐饮、民宿项目,建成岭南驿站、马拉松博物馆、文化活动中心。目前,小岭南已成为合肥知名网红打卡地。蜀山区将农业与科创文创产业、农村与体育休闲旅游、农民与有情怀有思想的新村民有效整合,有效盘活闲置资源,推动文创科创休闲旅游产业集聚,打造乡村振兴 " 蜀山模式 "。
补齐民生短板 农民收入显著增长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乡村教育则是帮助乡村孩子学习成才、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基本通道。近年来,蜀山区积极推进农村教育发展,加快缩小城乡、地区教育差距。全面启动小庙镇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出台政策,明确为乡村教师拓展职业发展空间并提供生活补助,鼓励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到农村地区任职。" 我们统筹乡村学校布局,加大乡村教育装备投入。2020 年共投入 467 万元用于改善小庙地区教育办学条件。" 蜀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蜀山区还大力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有序开展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协调乡镇卫生院与辖区三甲医院签订医联体协议,建立远程会诊、预约诊疗、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等机制,方便居民就诊。推进农村社会保险和养老服务,全面实现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养老金发放率达 100%。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目前,蜀山区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 50 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有 8 个,占总数的 21.6%;年经营性收入 10-50 万元的村有 14 个,占总数的 37.8%。
" 通过乡村振兴项目,农民实现了房屋租金、合作社分红、原地就业工作和进城务工收入等 4 份收入叠加。" 蜀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十三五 " 期间,辖区农村人居收入水平从 13985 元增长至 57978 元,群众收入增长了 3 倍多。
胡亭亭 王辉 季云冈 合肥晚报 ZAKER 合肥记者 赵昕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