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无锡 2021-05-24
无锡市委书记黄钦:协力打造环太湖地区科创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无 锡作为人均 GDP 排名在国内 GDP 万亿俱乐部中居领先地位的城市,正做好四篇文章:东向接轨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北向引领辐射锡常泰跨江发展,南向协同联动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西向推动湖湾一体发展。那么,在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过程中,无锡如何发力?听无锡市委书记黄钦从太湖说起。

太湖美,好风景带来新经济

记者:都知道太湖美,无锡是太湖明珠,太湖的美与无锡的美息息相关。

黄钦: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太湖是长三角共同的太湖,太湖沿岸有江苏无锡、苏州、常州,浙江湖州、嘉兴,太湖水也是上海饮用水的水源地之一。太湖及太湖流域的保护,尤其需要长三角共保联治。

近年来,无锡重点围绕协同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建设环太湖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区等重点领域,探索开展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取得积极成效。在协同治水方面,深化和推广联合河长制,协同推动苏锡常三市联合治水治污,无锡与苏州建立了望虞河联合河长制,聘任 45 名望虞河联合河长;无锡与常州签订了跨界水环境联防联控工作协议,加强无锡、常州交界区域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在京杭运河无锡段、主要入湖河流和望虞河西岸河流等地区开展区域补偿工作,实施 10 年以来,无锡累计获得补偿资金 4200 多万元;去年无锡与湖州建立了太湖蓝藻防控协作机制,建立统一规划、联合执法、生态修复、联合巡查等 " 十项机制 ",共同提升蓝藻防控水平。在协同治气、协同治固废方面,环太湖城市也共同发力,探索联合治理的长效机制。

自 2007 年太湖水危机后,太湖已经连续 13 年安全度夏,实现了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的目标。十多年来,环太湖城市人口增加了约 2000 万,GDP 增加了约 135%,但太湖水质明显好于十多年前,从Ⅴ类改善为Ⅳ类。这些年,无锡在太湖治理上投入很大,太湖沿岸的 3 公里范围内,关掉了大约 3000 多家污染企业;几年来,无锡累计压减钢铁产能 290 万吨、水泥产能 30 万吨,力度非常大。

我们清醒地看到,在全球范围内,好的湖泊治理案例至少要持续投入几十年,当前太湖治理仍处在爬坡过坎的攻坚阶段,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确保水质持续稳定向好,努力实现太湖安澜、河湖健康、人水和谐,为建设美丽无锡夯实基础。

记者:好风景带来新经济,太湖不仅变美了,还孕育出了太湖湾科创带。

黄钦:去年,无锡全面启动建设太湖湾科创带,召开全市大会部署推进,请上海同济大学吴志强院士团队牵头规划研究,制定出台五年发展规划。

去年 11 月,在无锡举办的第二届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合作峰会上,发布了共建科创带的倡议书。去年 12 月,科技部印发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中明确支持环太湖科技创新带发展,在即将举办的长三角主要领导座谈会上,还将签署环太湖科创圈合作协议。无锡将举全市之力推动太湖湾科创带建设这个 " 头号工程 ",并加强与上海市的嘉定区、青浦区,我省的苏州市、常州市,浙江省的湖州市、嘉兴市,安徽省的宣城市等环太湖 " 两区六市 " 联动,以生态湖湾为纽带、科技创新为支撑、科产城人融合为动力,构建优化湖湾发展生态系统和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共同把环太湖地区打造成为长三角的 " 科创眼 ",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太湖牌,与环太湖城市协同创新

记者:无锡要与环太湖城市协同创新共同打好 " 太湖牌 ",无锡的 " 家底 " 如何?

黄钦:在无锡的太湖沿线,聚集了无锡超过 90% 的科研院所、80% 的在校大学生、70% 的高层次人才、60% 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50% 的高新技术企业,包括江南大学、东南大学无锡分校等院校,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地区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 70%。此外,涌现了 " 蛟龙号 "" 深海勇士号 "" 奋斗者号 " 载人潜水器、" 神威 · 太湖之光 " 超级计算机等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层面,太湖湾科创带以约占无锡 1/10 的面积,创造出超无锡全市 1/3 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培育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集群,物联网、集成电路等细分产业领跑全国。

无锡正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变革趋势,积极布局 " 太湖实验室 " 等战略科技力量。比如无锡联合中船 702 所建设的太湖实验室,去年正式揭牌并被授予 " 江苏省实验室 ",今年将争创国家实验室。无锡支持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无锡先进技术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加强内涵建设,持续提高重大创新策源能力,为实现重大创新突破、培育高端产业奠定基础。

另外,无锡正深入实施 " 太湖之光 " 科技攻关计划,将安排约占 25% 的市级科技计划项目资金给予重点支持,着力攻克一批 " 卡脖子 " 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核心技术。无锡正深化实施 " 太湖人才计划 ",已累计培育 " 太湖人才计划 " 项目 349 个,先后吸引 17 位诺奖得主来锡合作创新创业,人才总量超过 183 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 14.05 万,连续两年获评 " 中国最佳引才城市 "。

秉持 " 服务龙头、合作共赢 " 理念

记者:生态环境与创新能力都是城市竞争力,长三角一体化中,无锡如何让更多人受益?

黄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还是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近年来,无锡积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使一体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比如,在医疗方面,无锡探索构建跨区域医联体,无锡市人民医院等一批医院分别与上海有关医院建立技术合作关系,与上海、苏州、南京等名院重点专科建立专科医疗联盟,建立双向转诊和会诊平台通道,无锡新吴区新瑞医院作为上海瑞金医院无锡分院建成投运,定期邀请上海专家前来坐诊,推动优质医疗资源辐射范围不断扩大;无锡已柔性引进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张文宏教授专家团队,给予 1000 万元用于临床科研与技术创新。

比如,在文化体育方面,无锡作为上海国际艺术节开设分会场活动的首座城市,成功举办八届分会场系列活动,引进各类文艺演出 200 余场,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数百场;整合沪浙皖等各地文化资源,借助上海国际艺术节、紫金文化艺术节等平台,推出太湖文化艺术季,打造长三角文化交流合作的一体化新平台。无锡马拉松先后获评中国田协 " 金牌赛事 "、世界田联 " 银标赛事 ",吸引长三角地区 35% 的选手参与;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已成功举办八届,是我国四大职业公路自行车赛之一。下一步,无锡将联手打造更多长三角区域重大体育赛事,举办长三角皮划艇赛等活动。

还比如,在养老方面,无锡致力推动长三角养老合作,与安徽省安庆市签订《长三角区域养老服务一体化合作协议》,培育引入一批知名养老机构,宜兴湖㳇九如城颐养院入选首批长三角异地养老机构名单。

记者:无锡一直被称为 " 小上海 ",与上海渊源极深。对上海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更好发挥龙头作用,您有什么期待和建议?

黄钦:多年实践证明,无锡的发展离不开上海龙头引领,只有学习上海、对接上海、服务上海、融入上海,无锡这个 " 小上海 " 才能打开发展的广阔空间。无锡将始终秉持 " 服务龙头、合作共赢 " 的理念,在积极服务融入上海强化 " 四大功能 "、建设 " 五个中心 " 中,努力成为全球资源集聚之地、科技创新应用之地、高端产业承载之地、开放枢纽拓展之地、金融贸易活跃之地,成为上海发挥核心辐射功能和龙头带动作用的重要支点。

无锡期待在科技创新、开放合作、资源集聚等方面,得到上海的更多支持和帮助。比如,组建两地创新联合体,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增强产业集群内部沟通,探索消除制造业协同发展的隔阂壁垒;加快 " 沪锡协同创新中心 " 等载体建设,让更多的创新成果在无锡转化、孵化和产业化;在产业发展方面,主动承接上海产业转移,有针对性地布局、引进、培育一批重点制造业项目,加快推进华虹无锡基地、上海大学无锡产业研究院等一批区域合作载体建设。

来源:解放日报

相关标签

市委书记 太湖 上海 常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