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4 日,记者从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该中心近日发布了深圳 " 蚊子地图 " —— 5 月上半月(5 月 1 日 -15 日)的全市伊蚊密度监测结果。根据结果显示,在全市设置的 434 个监测点中,不合格的有 102 个,占了 23.5%。
在不合格的监测点中,低密度有 91 个,中密度有 10 个,高密度有 1 个。中密度的 10 个 " 窝点 " 里,有 3 个是居民小区或城中村,有 5 个是公园,2 个酒店。而上榜高密度的 " 窝点 " 只有 1 个,是罗湖区东门街道办附近的深圳市儿童公园。
10 个中密度 " 窝点 " 分别是福田区香蜜湖街道办学苑宾馆、宝安区西乡街道办嘉禧酒店、燕罗街道办中闽花园、航城街道办金桂园小区、福海街道办立新湖文创梦享公园、龙华区大浪街道办和平里、龙华街道办龙华公园、福城街道办民法公园、龙岗区横岗街道办横岗公园、光明区公明街道办红花山公园。
据悉,中密度说明有一定的登革热传播风险。高密度则意味着,一旦有外部病例输入,就可能在周边片区引发登革热流行。登革热治疗没有特效药,也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一旦发展为重症病例,可因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死亡。这就是为什么深圳以及全国一直以来都那么重视预防登革热。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要提高警惕,尤其是住在蚊子 " 黑点 " 附近的市民,要多加小心。
在深圳,传播登革热病毒的 " 凶手 " 主要是伊蚊中的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它们最爱在水中产卵,过不了几天,大花蚊子就会 " 成群结队 " 从水里飞出来咬人。所以,最有效的办法是从源头上铲除这些蚊虫孳生的窝点。
深圳晚报记者 王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