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 我们要组织 300 人的核酸采样队伍支援荔湾,立刻行动!"5 月 26 日 16:30 分,番禺区卫生健康局接到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通知,要求马上组织 300 名采样人员,驰援广州市荔湾区全员核酸检测。疫情就是命令,17:10 分,由番禺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卢敏健、区中心医院副院长梁伟华带队的区中心医院 47 人先遣队准时出发,18:10 抵达荔湾区华林街道办事处。
24 小时不停歇 完成 7 万余人核酸采样
番禺区中心医院采样队到达采样现场时,虽然已经 18:10 分,但是室外气温依然高达 30 摄氏度,身穿全套防护装备的医护人员看着现场等待核酸检测的群众,二话不说投入工作。一个小时、两个小时 …… 四个小时一轮岗下来,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
番禺区卫生健康局有关领导介绍,根据市局安排,番禺区要组织 300 名采样人员驰援广州市荔湾区全员核酸检测,单独承接华林街整个街道 7 万余人核酸采样任务。为高效、安全完成工作,卢敏健副局长牵头制定采样人员分批轮换方案,明确人员分组、集中、转运、组内管理以及采样岗位对接等落地细节,并深入前线,了解采样卡位团队组建初期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协调,让采样工作尽快上轨。
后方由医政科协调组织 11 间医院和 15 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计划分六批次在区中心医院统一集结出发,采样人员每 4 小时一轮换,保证采样人员人身安全,无缝对接确保 24 小时采样不停顿,不胜利绝不收兵。
" 你们最美,加油!"
" 不知你长什么样,但从你的背后就觉得你很美!"5 月 27 日凌晨一点,区中心医院第一批支援荔湾核酸采样的医护人员在不停歇地进行采样,此时,一个接受完采样的女孩将一张纸条送给了廖科萍护士,然后郑重地说了一句 " 谢谢,你们辛苦了。" 随后廖科萍将这张写满了感谢话语的信放上朋友圈,获得了满屏点赞。
" 你们最美,加油!白衣天使!"
" 那时候是凌晨一点,很累了,但是看到这张纸条上暖心的话语,瞬间眼泪就上来了。" 廖科萍动情地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并将纸条展示给记者看。上面写着 "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你们最美!加油!白衣天使!"" 遇见你是幸,交朋友是运,世界如此大,感恩有您!谢谢!"" 不知你长什么样,但从你的背后就觉得你很美!" 落款是 " 小樱桃 "。而廖科萍也在朋友圈上郑重的写上 " 召必回,战必胜 ! 广州加油。"
记者在番禺区中心医院采访获悉,5 月 26 日,区中心医院在接到通知后人力资源科、医务科、护理部立即启动突击队第一梯队 50 人,并开展二级防护穿脱和上呼吸道核酸标本采样的强化培训、考核,同时启动应急物资准备。16:50 接到集结通知,10 分钟内完成集结,党委负责人、院长温学文率领导班子到场给突击队员们鼓劲加油。而第二批将在 5 月 27 日 13:30 分出发,记者采访时看到,队员们正接受培训,强化规范穿脱隔离衣。
" 好兄弟,并肩作战到天亮 "
27 日凌晨 1 点 30 分,何贤医院 25 名医护人员整装完毕启程前往荔湾区华林街支援。
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需要,我随时可以。" 杨育彬是何贤纪念医院第一批次支援的医生,他得知医院需派出支援人员,主动报名参加。出发时,他在微信给科室同事曾斌医生写道:" 好兄弟,今晚并肩作战到天亮也绝不缺席。" 共产党员曾斌医生是耳鼻喉科的医生,家里有一对 6 岁的可爱的双胞胎,忙碌了一天的日常临床诊疗工作后,接到支援指令时,他二话不说,选择继续坚守,留在医院等候出发,期间不曾回过家。" 居民都很配合我们,尊重我们,每次做完检测,听得最多的就是感谢,让我觉得很暖心。" 曾斌医生说。这不是他第一次接到紧急任务,疫苗接种点驻守、支援南沙核酸检测等,他同样选择奔赴一线。
6 点,何贤纪念医院第一批次人员完成工作,叶伟杰医生忍不住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而时刻留意他状况的叶医生太太、好同事莫蝶仪医生快速回复," 辛苦啦,今日家务可以不用做了。"
高温下一刻不停地工作,医护人员早已疲惫不堪,在回番禺的车上,不少队员累得直接在车上睡觉了。
据悉,番禺区医疗机构采样队伍去年 12 月支援南沙区东涌镇大规范采样,表现出强大战斗力,受到上级部门高度赞扬。5 天前又赴大学城采样 1.3 万人。三次采样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充分体现出番禺区医务人员风神风貌与技术素养。
采写:新快报记者 谢源源 通讯员 崔智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