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8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以融媒体形式开展 " 妇幼健康看中国 " 推进活动,甘肃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郭玉芬受邀作了题为 " 防聋治聋模式显成效 " 的专题报告,分享了我省防聋治聋工作成功经验做法。据悉,我省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已从 2008 年的 3.62% 提高到 2020 年的 98.53%,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郭玉芬表示,甘肃省是出生缺陷高发省份之一,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受婚俗习惯、行为习惯等因素影响,全省先天性耳聋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每年有近千名新生儿发生听力障碍,因此无法和正常人一样进行言语交流,甚至影响智力发育。甘肃防聋治聋形势十分严峻。
为推进新生儿听力筛查和听力障碍的诊治工作,2009 年,在兰州开展 " 爱尔启聪中国行 " 首站活动,标志着甘肃省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正式启动。2011 年,甘肃省将贫困听障儿童救治项目纳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同年起免费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2013 年至今,省财政连续多年将项目资金纳入预算,每年投入 2000 万元,支持开展贫困听障儿童救治项目。在十多年的工作实践中,甘肃以贫困听障儿童救治项目为抓手,以维护人民健康为目标,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医防融合,进一步优化服务模式,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推动全省防聋治聋工程向纵深推进,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近年来,甘肃省累积为 1155 名贫困听障儿童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1450 台,早期接受手术的患儿,多数已正常进入小学就读,仍在接受听力言语康复训练的儿童,95% 以上建立了正常听力言语功能。这一做法,得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芳
编辑丨王璇
责任编辑丨安周霜
值班主任丨崔凌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