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5-29
深晚报道 | 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贺州采风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5 月 25 日至 27 日,贺州市委宣传部和贺州市委网信办邀请粤港澳大湾区 20 多家主流媒体前往贺州采风。三天采访了八步区、平桂区、钟山县、昭平县(黄姚古镇)近 20 个项目。

全力东融 加快发展

地处湘粤桂三地之间,作为贵广高铁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与西南腹地的 " 首站门户 ",贺州心向粤港澳大湾区,东融不仅为政府号令,更是民间自觉行为。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明确要求贺州:" 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全力东融、加快发展。" 深入推进规划、交通、产业、人才、服务、金融 " 六个东融 ",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升级转移、文化旅游交流和粤桂东西部协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采访团的第一站即八步区供港蔬菜基地,由贺州农投集团全资子公司—贺州市正地发展有限公司投资运营,位于贺州市八步区铺门镇,为政府重点打造的 " 东融先行示范区 "。

示范区种植面积近万亩,科学种植的毛节瓜、丝瓜、苦瓜、南瓜、白瓜、甜爪、豆角、玉米等农作物长势喜人。

现在供港蔬菜主要是毛节瓜。每天有 7 车发往香港,早上采摘,中午 12 点发车,晚上 8 点之前到港。

蔬菜基地智能化管理程度之高,给记者们留下深刻印象。他们研发使用的智慧农业云平台,可追溯每件蔬菜的源头,包括土地酸碱度、肥料使用、农药使用、农事记录、产品检测等等,全程监控,吃得放心。

梦境黄姚,长寿贺州

" 梦境黄姚,长寿贺州 " 是贺州的金字招牌,黄姚古镇是贺州最著名的人文景观。

采访团到达黄姚古镇当晚,在黄姚大剧院观看大型旅游演艺剧《寻根黄姚》。这部中国第一部 " 百家姓 " 主题节目去年国庆首演,场场爆满。

整部戏有特色,编导颇下了些功夫。《西游记》总作曲许镜清及陈思思、李玉刚、汤松波、冯殊、张一一、简弘亦、方珲、申霏霏等多位音乐演艺界大咖加盟,使该戏歌曲悦耳动听,舞蹈多元丰富,声光灯科技巧妙利用,舞台效果够炫,贺州民俗与百家性文化融合,赋予剧作灵魂与深度," 男人坐月子 " 和 " 东方芭蕾 " 板鞋龙等地域民俗呈现,幽默风趣,热烈欢快,让人印象深刻。

生态与长寿属于贺州的卖点。贺州森林覆盖率达到 72.9%,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3.36 倍," 中国首个全域长寿市 " 拥有 470 多位百岁老人,在该市大约每 10 万人中就有 20 名百岁老人。境内有姑婆山和大桂山两座国家森林公园,负氧离子含量最高达到每立方厘米 15.6 万个,是 " 华南地区最大的天然氧吧 "。

采访团先后到访临贺故城、钟山百里水墨画廊、有机农夫、足球小镇、天沐温泉、玉石林、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多处风景区,感受到大自然对贺州的青睐!

贺州美食 特色彰显

民以食为天!采访团一行充分领略了贺州的美食文化。油茶与莱酿属于贺州特色美食。

油茶源自瑶家传统风味。其制法独特:铁锅烧热加少量素油熬透,推入姜、蒜头熬香,再放入用清水泡过的绿茶,并用木棰反复敲打,至打透加入汤水烧滚即成。

油茶入碗要加盐、葱花、香菜、炒花生米,食之香辣可口,香味四溢。

油茶为绿色食品,对人体健康有益,消食健胃、提神醒脑,驱寒去湿,饮之浑身暖和,精神百倍,酒量亦增。老友相聚,情深意重,边喝油茶边饮酒,欢乐开怀!

贺州人逢菜必酿,豆制品、花果菜、根茎菜、叶子菜,甚至猪大肠、猪血都可以做成菜酿,什么萝卜酿、豆角酿、腐竹酿、田螺酿、柚皮酿、竹笋酿、香菌酿、蘑菇酿、蛋酿、茄子酿、冬瓜酿、香芋酿、老蒜酿、蕃茄酿、豆芽酿、油豆腐酿、菜包酿 …… 生葱、大蒜照样酿,细小的豆芽也能酿。有人做过统计,贺州菜酿有 108 种之多。

从南爪花为皮,猪腿肉、水豆腐、油条、鸡蛋、虾米、香菇、马蹄、葱花等为馅的爪花酿为应季菜肴,三天吃了四次,每次都有不同味道。

深圳晚报记者 罗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