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陶展 姜振军 王菲)跑步和摄影,对于刘欢来说,是鱼和熊掌两者皆可兼得。4 月 18 日,2021 盐城马拉松扣响 " 发令枪 ",他加入了 15000 名跑友大军,在赛道上尽情豪迈,并一路 " 快门 " 抓取奔跑盐城的精彩瞬间。
刘欢是上海市公安局民警,当日与他同来盐城参跑的有 6 名同事。比赛之余,他们同往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泰山庙等红色景点瞻仰。刘欢在朋友圈里留照感言:" 此次马拉松不仅使我领略到英雄盐城的城市之美,也是党史学习教育的一次荡涤心灵之旅,身心俱浴,不虚此行。"
盐城被誉为 " 东方湿地之都 ",有 " 跑步者的天堂 " 之称。马拉松让刘欢等诸多跑友收获满满,并爱上这座城。马拉松给盐城带来了怎样的变化?起了什么样的作用?近日,现代快报记者赴实地进行了探访。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月 18 日,盐城晴空万里,沐浴一新,盛装迎客。15000 名马拉松爱好者齐聚该市盐南体育中心热身待发。7 点 30 分,盐城市委书记戴源领衔扣响开赛 " 发令枪 ",选手鱼贯而出,众人迅速加入长跑大军,跨越肤色、年龄、语言,跑者们因奔跑的热情而相互联结,用坚持和毅力为城市添墨加彩。
本届赛事线路,穿过云端绿道,串联盐城多个生态公园,跨越江苏最美跑步线路——小马沟景观绿廊路段,途经盐南高新区、亭湖区和盐都区,最终返回盐南体育中心。
几个小时后,出发的起点变成了终点,并汇成欢乐的海洋,完赛的跑友们相拥而聚,留影、欢庆,久久不愿离去。" 盐马加油!我爱你盐城!" 跑友们面对镜头,用山东话、云南话、安徽话、苏北话等外地口音,一起高声呐喊,表露心声。
" 我们是一支‘多元融合’的团队,参赛队员有退伍老兵、农场子弟,还有曾经的大学生村官。" 刘欢不仅是跑步爱好者,而且是资深的马拉松专业摄影师,曾在盐城市公安局亭湖分局工作过,他对盐城有着深厚的感情," 这里是我的故乡,有我曾经的战友,来这里跑步,像回家一样!"
赛事期间,刘欢还做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 为庆祝建党 100 周年,今年盐城马拉松赛道将新四军纪念馆、大铜马、泰山庙等著名红色景点作了串联。" 刘欢说,他们将干警的党史学习教育同开展马拉松 " 大练兵 " 相结合,并到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等革命场馆实地接受了党史学习教育。
" 盐城马拉松不仅是一次运动之旅、学习之旅,而且是一次促进彼此交流的友谊之旅、爱情之旅。" 南京学者季友观参赛后这样评价。
今年 48 岁的连云港人王仕中在参加 " 盐马 " 的过程中,与盐渎跑团的蔡凤成一见如故。比赛中,他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圆满完成了比赛。"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仕中说," 我们虽身处两地,但‘盐马’搭建了我俩的友谊。"
4 月 18 日上午 10 点 58 分,在盐南体育中心上演了动人的一幕,只见一位戴着墨镜的潮男手捧鲜花,从众人中飞身而出,单膝跪地,向刚跑完马拉松的女朋友献花求婚。此刻,围观市民和跑友一起欢呼呐喊 ……" 我当场就答应了!很感激他精心准备了这场终身难忘的求婚仪式,也很感谢盐城市民的热情鼓舞。" 刘女士表示将倍加珍惜这份爱。
" 盐城马拉松是奋斗向上的精神传递,彰显了城市执政者不忘初心,与人民群众在一起,着力解决人民所需所急所盼的积极作为。" 盐城市委党校教授胡可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这一观点。
看完 2021" 盐马 " 的全程直播,坚守在五条岭烈士陵园的卞康全久久不能平静。他转身向烈士墓碑深深鞠躬,心中好似腾起一团火焰:" 马拉松锻炼人的意志力、凝聚力,为了完成一个目标坚定信念,坚持不懈,不放松不放弃,这与革命先烈们的精神一脉相承。"
卞康全的家在盐城经开区步凤镇庆元村,离家几十米远的地方,有五条土岭,那里安葬了 2000 多位革命烈士。从他儿时记事起,家里的大人们一有空就去岭上除杂草、添新土。从爷爷、父亲,再到他,祖孙三代守陵 70 余载,还为 330 多位烈士找到了亲人,他的无私奉献感动了很多人。
盐城是一座与新四军有着深厚渊源的红色之城。新四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 " 铁军精神 ",已成为盐阜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目前,该市共有红色遗存遗址 248 处,其中以烈士命名的镇村有 128 个。
" 马拉松精神和红色文化有着天然的契合度,体现执着、奉献、永不放弃等精神的马拉松运动,在其内核属性上与盐城铁军精神共鸣共振,用奔跑诠释马拉松精神,正是这片沃土上红色力量的有力展现。" 盐城工学院教授吕祥对本赛事感触颇深。
" 一路上的补给点都是好吃的,真是解馋又解渴!" 说起 2021" 盐马 ",盐都区潘黄街道的跑友陈宏珍说," 小番茄、东台西瓜、香瓜、草莓,很多都是盐城本地产的,香甜可口。"
在赛事的集中展示区,售卖农副产品的亭湖区南洋镇村民张发奎告诉记者,当天,光水果 " 十锦盒 " 他就卖出近千个,收入近万元。
赛事后勤保障相关负责人介绍,盐城是农业大市,粮食、蔬菜、油料等 16 种农产品产量和规模一直雄居江苏省第一,同时也是长三角地区农业经济总量唯一超千亿的农产品供应基地。" 马拉松的举办,对激活盐城农业结构调整、展示农产品形象、增加农民收入等,起到了带动和促进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盐城市市长曹路宝表示," 十四五 " 期间,盐城将开启 " 体育 +" 模式,更好地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所需。" 盐城的体育发展氛围已经到了非常好的一个机遇期,城市需要体育精神、需要创新能力、需要开放合作,更重要的是本地百姓有幸福感和外来创业者有成就感。"
城市发展加速度
在 " 盐马 " 的赛道边,记者看到东风悦达起亚的加油方队,于海琴跑得格外从容。" 这是我第一次在全马里当‘兔子’,我们的任务是带领跑者一路稳速向前。" 作为东风悦达起亚的一名老员工,于海琴常年坚持跑步," ‘兔子’很辛苦,但是沿途看到我们的企业 logo,我浑身来劲。"
实体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主体,是强市富民的根基。途经盐城高新区赛段,从事科研工作的李俊,健步如飞,绕过 " 东山精密 " 高科技园区后一路向东,经过华人运通的崭新厂区,赞叹之情,油然而生。" 盐城新能源产业‘风光无限’,成为长三角首个千万瓦新能源发电城市;电子信息‘乘风破浪’,去年开票收入 653 亿元,聚集智能终端、人工智能等领域,为‘双循环’经济开辟了源头活水。奔跑在盐城,仿佛是在给自己的未来加油打气。"
" 举办一场马拉松,不仅是跑者速度与激情的展示、毅力与耐力的较量,更是赛事举办地综合实力的体现,是城市形象、文化底蕴、治理能力的‘试验场’。" 盐城铭城设计院总设计师沈星浩认为,2021 盐城马拉松从整体规划、服务保障、配套活动及科技应用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蕴含着这座城市 " 跑 " 起来的十足后劲。
马拉松核心是体育竞赛,围绕其核心,利基市场包含体育用品、制造、中介、医疗、旅游等多个产业。
细心的跑友发现,本届 " 盐马 " 冠名商除了东风悦达起亚外,SK 新能源也并列加入。此外,今年 " 盐马 " 还迎来了为期四天的马拉松展博会暨第二届体育消费节。" 本次展会总面积达 10000 平方米,参展商达 100 家以上,观展人群达 40000 人次。" 主办方表示,体育消费节事先通过 " 我的盐城 App" 向市民发放 200 万元体育消费券,市民现场购物可用消费券直接减免。
49 岁的资深跑友、盐城跑吧负责人刘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一年要在跑马拉松上花费近万元。跑鞋是最大的刚需消耗品,一双跑鞋的平均寿命大约 800 公里,系统训练时期,平均每两三个月就要买一双鞋,价格从 400 元到上千元不等。还有些必需的四季衣帽装备,比如压缩运动衣、速干帽、腰包等,一般一年要花费 2000 元到 3000 元。还有其他如跑步耳机、护腕等配件。
" 如果是讲究科学训练的跑者,平时的专项营养补给也是一笔不少的开支。" 刘军说,除了装备外,到外地参加比赛的交通费及住宿费也是支出 " 大头 ",稍远一些的境内赛事往返路费加食宿就要上千元,如果参加国外比赛那就是跑步 + 旅游 + 购物一体,一般花费要 2 万元左右。
据了解,2021" 盐马 " 项目的报名费从 58 元到 128 元不等。" 好在有些时候,团体报名小赛事还有一定的费用优惠,部分成绩较好的跑者会得到一些运动品牌赞助的资金或装备,如果拿到不错名次的话也可以获得比赛奖金,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小部分开支。" 刘军说。
马拉松的 " 溢出效应 ",盐城感受真切。据初步测算,今年的 " 盐马 " 赛事带动力强,总体产出效应好,其中贡献度最高的是外地跑友。" 参赛选手中,有近一半是外地人,除了赛事期间的吃住玩消费,包括未来的二次、三次体验,有跑友甚至在赛后或者赛前在盐城报名 1 日游、2 日游等,都是在拉动着消费。" 盐城文旅局相关人士透露。
数据显示,盐城经济总量 5953.38 亿元,人均 GDP 超过 1.2 万美元。在全国 338 个地级以上城市中,盐城排第 37 位,在长三角中心区 27 个城市中排第 13 位。" 这与该市日益活跃的‘跑步经济’和体育消费密不可分。" 盐城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张兵表示。
" 我们提前两天到了盐城,第一天晚上吃了盐城的八大碗,第二天去了大纵湖度假区和荷兰花海。盐城风景很美,吃的也不错。" 参加 2021" 盐马 ",第一次来盐城的杭州人刘文明将自己的日程安排得妥妥帖帖。
不仅如此,在有的跑友眼中,盐城马拉松还跑出 " 营商环境 " 的持续优化。" 我很早之前就关注盐城了,今年在‘盐马’还取得了个人全马最好成绩。" 江苏新天宝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仇天宝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有一个跑友是盐城人,经常在朋友圈推送盐城的招商引资信息、高铁开通信息等,所以他对盐城的投资环境有了深入的了解," 我此前已经和盐城的一家公司有合作,吃了‘定心丸’,相信在盐城会有更多的施展空间。"
城市的人文气质
焕然一新的街景,整洁干净的道路,让马拉松参赛者得以纵享沿线春景、盐城风光。除了红色赛道,还途经聚龙湖公园、水街、欧风花街、新弄里、戴庄路、中国海盐历史文化风貌区等特色景点,跑友们在纵情奔跑中尽情领略盐城的独特魅力,用脚步巡礼盐城,触摸盐城历史,见证盐城发展。
" 科技盐马、人文盐马、生态盐马。" 据赛事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盐城已举办两届马拉松,今年盐城马拉松主题更加突出,无论是整体规划、服务保障、配套活动,还是科技应用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升级,旨在打造江苏省内最具影响力的体育赛事之一。
为让跑者享受愉悦,赛事组委会准备了涵盖盐城 19 家旅游景点的门票免费政策以及 20 家市区内酒店的优质服务,参赛选手在参赛期内,凭参赛号码布可免费乘坐市内公交,使其多角度了解盐城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改革创新所取得的新成就。
来自吉林省的跑友郑冰雷是一位环保志愿者,2019 年,盐城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她就想到盐城看看。今年 4 月 15 日," 盐马 " 开赛的前 3 天,郑冰雷坐了 3 个小时的高铁、近 3 个小时的飞机,跨越 2000 多公里到盐城,参加她人生的第一次马拉松。" 百闻不如一见!" 郑冰雷说,这里生态环境好、市民素质高,通过此次赛事," 我已爱上盐城了!"
" 工作严谨、服务周到,待人热情。" 浙江杭州跑友李明对盐城马拉松的赛事服务赞不绝口。他将所闻所见分享给朋友:比赛当天,15000 名跑者和数倍于此的观赛人群,以及上万名志愿者的奉献、数千名警力和医护人员的保障护航,共同组成了盐城特质的人文 " 城墙 ";沿途所经街道社区呐喊声、加油声、鼓掌声,已汇聚成盐城精神的强大力量,盐城无愧于 " 全国文明城市 " 称号。
赛道通彻,奉献无声。盐城师范学院一名大学生在赛事志愿服务期间,浏览了位于盐都的好人步道,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这是一条榜样之道,洋溢着真善美的灿烂光芒;这是一条先锋之道,流淌着诚信义的汩汩暖流;这是一条模范之道,焕发着仁勇智的不竭力量;这是一条标杆之道,弘扬着恭俭让的习习清风;这更是一条学赶之道,让每一位走过者的心灵受到洗礼,产生前所未有的震撼,并在潜移默化中播下崇德向善的种子。好人与城市在道德的基石上合二为一,拔节生长,传递着盐城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盐城好人,多年来雄居江苏省前列。" 盐城市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说。
马拉松资深专家、AIMS 国际 B 级丈量员张东风作为马拉松从业人员,他认为,盐城无论是空气还是环境,都是开展马拉松运动的一个 " 风水宝地 ",希望盐城能够成为更加美丽、优秀、有人文气质的体育城市。
如何持续放大 " 盐马 " 效应,打造亮丽城市名片,塑造城市精气神?
" 盐城这几年体育事业的发展可以说是非常的迅速,在不到 4 年的时间里,我们举办了多场具有影响力的马拉松比赛、龙舟赛和自行车赛,唱响了全民健身‘四季歌’,包括春天马拉松、夏天龙舟赛、秋天黄海湿地公路自行车赛、冬天广场舞赛。这不仅仅是四个大的赛事,更是以四季的这种赛事活动带动盐城的全民健身。" 在盐城市体育局局长汤冬青看来,从春到冬,市民 " 全季运动 " 的热情,正是 " 盐马 " 快速成长的重要基础。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盐城全民健身的氛围浓重,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政府对体育基础设施的大量投入。" 十三五 " 期间,盐城市各级政府累计投入 300 多亿元用于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将健身步道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共建成各类健身步道 1300 公里,总里程苏北苏中第一,位居全省前列;建成体育公园 51 个,其中总投资近 10 亿元的盐龙体育公园是苏北首座大型生态体育主题公园。
盐城在奔跑,展望 " 十四五 ",如何发力?" 坚持把‘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作为发展的总纲领、总命题、总要求,努力探索一条具有盐城特色的现代化之路。" 盐城市委书记戴源说。
(盐城市委宣传部、盐城市体育局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