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05-31
悬崖上修出致富之渠,现代快报报道的黄大发入选“七一勋章”提名建议人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苏宁 / 文 顾炜 / 摄)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党中央决定,首次评选颁授 " 七一勋章 ",隆重表彰一批为党和人民作出杰出贡献、创造宝贵精神财富的党员。根据评选颁授工作部署,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中央有关部门(系统)党委(党组)提名的基础上,经过初审、考察和审议研究,产生 29 名 " 七一勋章 " 提名建议人选。现代快报曾经多次报道的 " 当代愚公 " 黄大发也在名单内。

△ 2017 年现代快报曾报道过 " 当代愚公 " 黄大发故事

5 月 31 日,听到自己入选 " 七一勋章 " 提名建议人选名单,这位有着 62 年党龄的老党员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说:" 我就想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家乡建设出力,多做一点贡献,让老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好。"

△ 资料图

黄大发今年 86 岁,是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在电话中,他开心地告诉记者," 村子里的变化可大了,来村子里旅游的人也多了起来。家乡变得很快,建了桥,通了高速公路。" 黄大发说的桥是团结特大桥,全长 1405.7 米,桥宽 33 米,在桥上眺望,就能看到 " 大发渠 "。

△ 资料图

修这条天渠,是黄大发一辈子的事业。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黄大发生活的地方曾经是当地最贫困的山村。由于被大山隔断,村头的一口望天水井,成了唯一水源。当地有童谣唱到:"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谷沙,过年才有米汤喝。"

为了让村民喝上干净的水,作为村支书的黄大发在海拔 1300 多米的灵宝山上,开凿高空水渠。当时缺少修渠技术,也没有修渠的条件,但黄大发没有放弃。" 修不好,拿命往上盖,我第一道没有成功,那我修第二道!" 他历时 36 年,绕过三重险崖,黄大发带领村民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条主渠长 7200 米、支渠长 2200 米的 " 生命渠 "。村民们亲切地称它为 " 大发渠 "。黄大发用实干兑现 " 水过不去、拿命来铺 " 的誓言,为改善山区群众用水条件、实现脱贫致富作出巨大贡献,让 " 大发渠 " 成为一条致富之渠。为了能让全村人过上好日子,他还带头种上柚子树,因为种植蔬果要比纯粹种粮收入高。被誉为 " 当代愚公 " 的他还荣获 " 全国劳动模范 "" 时代楷模 " 等称号。

△ 黄大发在给青年人上党课

如今村子里修起了桥、连上了高速公路,交通越来越便利。" 这也将大大提高通行效率,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和农土特产外销,在农林、旅游、文化等 3 个方面推动村子的发展,为村民致富提供重要交通保障。" 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党总支书记王朝海告诉记者。老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现在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 11800 多元。农林、旅游、养殖 …… 收入来源也多种多样。

而 86 岁的黄大发依然闲不下来。王朝海告诉记者," 老人家身子硬朗着呢,现在还经常做政策宣传工作。今年是建党百年,他还会开展党史宣讲活动。"(部分图片由采访对象供图)

相关标签

童谣 高速公路 党中央 过年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