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30 日一早,在深圳中心公园,白色的防护服在烈日下显得特别耀眼。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的流动采样队的医护人员正在为附近居民做核酸采样,他们用汗水和坚持,为阻断疫情传播尽着自己的努力。
" 登记、采样,一连四五个小时里,没有一个工作人员中途休息,大家都为阻断疫情和时间赛跑。" 张明影是这支流动采样队的队长,他已经连续多日带着采样队奔赴深圳各个社区,说起这几天的工作,他嗓音略带沙哑,他全身早已被汗水湿透,护目镜也模糊了,但依然继续坚持着。
5 月 26 日下午,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采样队接到为重点范围人群的核酸检测任务,医院领导一声令下:" 准备采样物资,分组组队,确保及时高效完成工作!" 半个多小时后,50 多人的采样队伍集结完毕。" 当时,很多同事刚刚结束一天的工作,有的已经在回家路上,听到集结的号召,二话不说立刻折返,我曾参加过多次采样任务,这次有需要,当然当仁不让。" 张明影说。
当晚,在临时搭建的帐篷前,张明影带着队员们有条不紊地开始采样。采样桌前灯火通明,社区工作人员负责扫码登记,采样队员负责咽拭子采集。尽管夜幕笼罩,空中仍弥漫着暑气,医院医护人员顶着 30 摄氏度的高温,身着厚重的防护服,大汗淋漓,却依旧耐心亲切与采样者沟通,核对信息,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当天采样队共采样 1774 份,数据全部录入系统,经过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 沙尾一位 92 岁的老人行动不便,我们就上门为她采样。" 张明影说,这几天采样人数多,任务重,通常刚结束一个采样点的工作,又接到新的采样任务。在核酸采样现场,采样队从早上到下午,要换几套衣服,衣服换下来可以拧出水,防护服也可以倒出水。
张明影的妻子是福田区慢病院社康中心的一线医务人员,两人都上 " 前线 " 了,常常连面都见不上。为了互相之间不 " 添乱 ",不是火烧眉毛的事情,夫妻俩心照不宣地自己 " 消化 "。孩子是夫妻俩最牵挂的,但只能让家里的老人照料着。同事劝他多休息,他总是说:" 我是党员肯定要冲在前面,我身体还扛得住,不会倒下的,放心!"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刘琤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