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刘海霞 记者 顾潇 文 / 摄)单日接种近 6000 人次、医护人员工作近 16 小时 ……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切实转化成为工作动力和成效,全力为群众办好实事,坚守在新冠疫苗接种岗位上。
五旬助产士每天第一个来到接种点
时间:6 月 1 日 7 时
上午 7 时还没到,刁金珍和同事就早早来到了广陵区体操馆新冠疫苗集中接种点入口处,做好迎接市民接种的准备。今年 54 岁的刁金珍是扬州市妇幼保健院的助产士,工作 34 年,她接生过上万个新生命。从今年 3 月底该集中接种点开馆以来,她就自告奋勇来到接种点健康申报区一直奋战在这里,每天都是 7 点准时到岗。
△五旬助产士刁金珍坚守在一线
" 请戴好口罩,有序排队 ……" 上午 8 时许,健康申报区外来接种的市民逐渐多了起来,刁金珍拿着小喇叭不停地提醒市民,维持现场秩序。" 每天一大早上班到晚上下班,常常工作 12 小时以上,我们的嘴说个不停,很口渴却没有时间喝水。" 每天刁金珍和健康申报区的同事都是最早来到接种点的人,也是第一个与接种市民接触的岗位。" 现在每天有四千多人来排队接种,维持现场秩序压力非常大。" 除了维持秩序,刁金珍还要回答众多市民的讯问," 一天下来全身肌肉酸痛,躺在床上就不想动了。" 但是第二天一大早,还没有缓过劲的刁金珍就又冲到岗位上。
30 分钟留观巧变 " 半小时课堂 "
时间:6 月 1 日 9 时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支部书记王磊在留观区支起了简易的小讲台,为前来接种的市民宣讲了《中国共产党党旗的故事》,30 多岁的戴先生是退伍军人,特地从后排走到前排,认真聆听,他说:" 听了后让我热血澎湃,今天我们能有序地接种上疫苗,正是因为有党的正确领导!"。儿童心理科科长章景丽为大家讲授了《儿童多动症科普小知识》,带领大家认识多动症。儿童康复科的医护人员还台表演了小品《提要求》 ,3 名儿童康复师的表演生动形象, 通过家中和治疗师前后对比表演,指导有需求的家长更好地引导儿童提要求,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改善情绪行为问题等。现场还开展了义诊活动,就入园体检、儿童矮小、哭闹厌食等育儿问题接受市民咨询。不少市民表示,能够一边接种疫苗、一学习党史、一边咨询专家,让留观等候时间变得更有意义。
△ 30 分钟留观巧变半小时课堂 通讯员 供图
" 在接种疫苗留观区,我们发现很多年轻同志基本上在边玩手机,我们就想把这 30 分钟利用好。" 据广陵区体操馆新冠疫苗接种点的负责人、扬州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吴蓓蓓介绍,市民接种疫苗后要在现场留观 30 分钟,扬州市妇幼保健院七个党支部将疫苗接种点的留观区打造成了宣讲阵地,开设 " 半小时课堂 ",轮流进行科普宣传与党史学习教育。
摔伤了腿她说 " 我的手还很灵活 "
时间:6 月 1 日 11 时 30 分
在接种区,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护士周蓓利用间隙活动了一下腿脚。今年 4 月初,早起准备到接种点上班的周蓓不慎摔伤了腿。但是她简单做了检查和固定之后,当天就又来到了接种点,坚守在岗位上,一天都没有休息。" 我们都是从医院抽调过来的,人手紧张,虽然腿受伤了,但是我的手还很灵活。" 心疼周蓓的丈夫,只好每天起早贪黑接送她上下班。
△周蓓腿部摔伤依然坚守岗位
每天早上 7 点半开始,周蓓和同事们一天要工作 10 多个小时。由于每天早出晚归,她已经很久没有和儿子说上几句话。6 月 1 日这一天,她也没有时间为儿子准备礼物,去参加儿子幼儿园的汇报演出。但懂事的孩子特地等她深夜下班回家对她说:" 妈妈你早点休息,明天还要早起。" 周蓓说," 虽然儿童节没时间给孩子准备礼物,当看到孩子这么懂事,心里十分开心。"
最近,接种的工作量特别大,周蓓和同事们从早到晚每个人需要为约 400 位市民接种。" 打到最后,她的胳膊酸得抬不起来。" 由于她们穿着防护服,上厕所不方便,所以一天下来她们基本不喝水,吃得也很少。但是周蓓表示," 老百姓每天排队也很辛苦,每天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早点给他们打完疫苗。"
他们把晚饭省给排队接种的市民
时间:6 月 1 日 18 时
王国平和同事们把自己的晚饭省给了来接种的市民," 有些市民来不及吃饭,身体吃不消,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身体很好。" 今年 58 岁的王国平是广陵区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医生,已经有 30 多年党龄。作为基层一线的医生,从去年开始,一直奋斗在防控一线。从 3 月底,该集中接种点开放以来,他就一直负责问诊工作。
△老党员王国平在问诊中
" 最近有没有去过外地?" 在接种点问诊区,广陵区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王国平轻言细语地讯问接种市民。10 多个问题,最多时一天要问到 1000 人。他说:" 我们主要是根据市民的身体情况进行筛选,看能不能接种疫苗,不能的还要慢慢地劝回去,比如喝醉酒、肿瘤病人手术后还没痊愈的。"
王国平每天来回 20 公里,从沙头镇骑电动车到接种点。每天工作 10 多个小时,忙得时候甚至要忙到晚上 10 时许," 我当过兵,身体好,能扛得住。" 但是结束一天工作回到家后,王国平已经累得不愿意张嘴说话。" 家里的人也特别理解,回家后让我多休息,不要操心家里事。"
坚守到深夜让每一位市民安全回家
时间:6 月 2 日 0 时
白天喧闹的接种点终于恢复了宁静,接种的市民和其他医务人员都已经回家,但是留观区的党员王玉欢和同事们依然在陪着最后几名留观的接种市民,还要把一天下来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打扫场地的卫生。当天,该疫苗接种点接种人次达到近 6000 人,再次刷新了该点单日接种人次。
王玉欢是一名 " 老 " 监测员了,从 3 月底开始,就一直在广陵区体操馆新冠疫苗集中接种点 " 奋战 ",对常见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了然于胸。他不停地在留观区巡回走动、察言观色,时刻嘱咐大家 " 喝口水,请坐下休息,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请马上示意。" 有的接种者对疼痛比较敏感,他都会像对待孩子一样轻言细语的安慰对方。" 每天我们都是这里最后走的人。" 王玉欢告诉记者:" 虽然很辛苦,但是看着每一位接种市民安全回家,我们感到非常欣慰。"
最近由于接种疫苗的市民增多,曾经驰援过武汉的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护士张颖也来到留观区增援," 留观区人员比较多,所以我们加大了巡查力度,确保 30 分钟留观区的安全。"
△医务人员在留观区工作中
"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预防传染、保障全民健康最有效的手段。" 据扬州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该集中接种点负责人吴蓓蓓介绍,目前群众接种新冠疫苗的意愿非常高,每天该接种点的接种量都在 4000 人以上。为了满足群众的需求,扬州市妇幼保健院结合党史学习教育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实践活动,将新冠疫苗接种作为为民服务办实事的有力抓手,构筑健康免疫屏障。" 医务人员每天从上午 7 点半一直工作到晚上 10 点多,整个过程没有休息。" 吴蓓蓓表示,扬州市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将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老百姓真正办好实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