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06-02
江苏民歌《茉莉花》的前世今“声”,都藏在这部广播剧中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宋经纬 文 / 摄)" 好一朵茉莉花 ",这句耳熟能详的唱词来源于江苏民歌《茉莉花》,关于这首歌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多少?6 月 2 日,广播剧《追寻茉莉花》研讨会在南京举行,该剧全景式地展现了《茉莉花》歌曲的前世今 " 声 ",与听众共同探寻六合与 " 茉莉花 " 的渊源。

△ 现场图

从山间小调到世界经典,茉莉花历久弥 " 香 "

六合作为中国民歌之乡,流传至今的六合民歌有 100 多首,蜚声中外的经典民歌《茉莉花》就发源于六合金牛山下。

会上,该剧编剧刘剑飞介绍,1942 年冬天,新四军战士何仿完成了《鲜花调》的民间采集,经过打磨、改编,最终让民歌《茉莉花》在全国流传开来,成为经典。

" 从普通民间小调嬗变为经典作品并不容易,何仿历尽艰辛找到民间艺人徐善田的过程、打磨与改编小调的过程,都很有听点。" 刘剑飞坦言,《追寻茉莉花》的创作过程也历尽 " 坎坷 ",剧本创作打磨近一年,也收获了很多进步和成长。

刘剑飞表示,该剧借由何仿改编《茉莉花》的经过,也同时表现了茉莉花作为一朵花所蕴含的精神特质,以及《茉莉花》作为一首歌所蕴藏的丰富气蕴。" 茉莉花,深深扎根民间土壤,通常种在房前屋后,不张扬不起眼,一旦花开就特别香,与皖南、苏北乡亲们的精神特质有共同之处。"

擦亮文化名片,让文化遗产 " 活起来 "

民歌《茉莉花》风靡世界,在国外享有 " 中国第二国歌 " 的美誉,是象征中国软实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资源。

中共南京市六合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蓓表示,《茉莉花》香飘四海,名扬五洲,这是六合人民的自豪和骄傲。在《茉莉花》的影响下,六合民歌的丰富性、多样性逐渐得以呈现给大众。

为了广泛传播 " 茉莉花 " 文化,2002 年至 2013 年六合区举办了十届 " 茉莉花文化旅游节 ",打响了六合文化品牌。2010 年,六合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评为 " 中国民歌之乡 ",从此六合平添了一张光彩夺目的文化名片。

"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为进一步保护传承和弘扬六合红色文化和民歌文化,提升 " 茉莉花 " 品牌价值,树立六合的民歌 IP,六合区委宣传部联合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共同制作广播剧《追寻茉莉花》。希望通过《追寻茉莉花》的播出,可以发出‘六合声音’,讲好‘六合故事’,让‘茉莉花’品牌走出六合,不断提升六合文化的影响力、传播力,收获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听众的喜爱。" 李蓓说。

据悉,该广播剧计划 6 月上旬在南京广电集团各频率播出,同时在国内主要音频平台发布推广。

相关标签

刘剑 张扬 南京 新四军 软实力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