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多元化纠纷解决中心特邀调解员李军林受中心委托,主持调解了前海某互联网金融服务公司与三位公司员工发生的劳动争议纠纷。
经过李军林耐心细致的工作,不但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还化解了双方当事人的矛盾。为感谢调解员在案件中的努力,当事人送来锦旗和感谢信,为调解员的专业、敬业与服务精神点赞。
" 任何案件调解的关键都需要找到双方当事人的矛盾症结,然后进行调和化解。" 李军林说这个案件是比较典型的劳动争议纠纷。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因特殊原因导致业务受阻中断,让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受到直接影响。虽然这并不是哪一方的主观过错,但企业和员工都会站在自己的角度,认为对方为维护自身经济利益而采取的一些维权行为严重影响了自身利益,双方的矛盾很容易因为相互作用而更加激化。
因此在进行调解的时候,李军林坚持从角度互换的原则出发,做了大量细致的沟通,试着说服原被告双方不要仅仅从经济角度考虑案件,更要考虑到企业与员工的特殊关系,即双方具有高度的相互依存性,员工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并不一定是相互冲突和矛盾的,最终不但促成了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并且马上顺利履行,高效便利地帮助当事人维护了合法权益。
据介绍,李军林于 2020 年开始在前海法院担任特邀调解员,办理了 843 件案件。" 前海法院多元化纠纷解决中心为我们特邀调解员搭建了一个很完善的工作平台,每当以调解员的身份帮助当事人化解了纠纷、维护了权益,都让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很充实、很有价值,我从心底热爱这份调解工作。" 李军林说。
近期,前海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党支部创建 " 党建助力国际商事调解新模式 ",把党建融入到多元化纠纷解决平台建设中,为特邀调解员的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李军林也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目前,李军林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对调解工作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感悟。他说作为调解员首先要有使命感,要深刻理解和紧紧围绕 " 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 " 相关工作要求开展调解工作,积极参与到社会诉源治理和综合治理的工作中;其次要心中有群众,以维护当事人利益为出发点,丰富调解工作的方式方法,引导他们从根本上消弭矛盾化解纠纷;再次是要加强业务钻研,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多思考优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为前海打造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贡献力量。
今年以来,前海法院进一步强化和保障党委领导下的诉源治理模式,诉讼服务中心党支部打造 " 党建助力国际商事调解新模式 ",积极与特邀调解组织进行联学共建,开展联合发展和培养调解员入党,组织 " 调解微课堂 " 系列培训等工作,激发党员特邀调解员的模范作用。2021 年 1 月至 4 月,前海法院多元化纠纷解决中心成功调解案件 1091 件,调解成功率达 44.3%。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