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高财来没交作业;老师,高财来把花揪了;老师,……"
每天一进教室,我就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当我走近他,看到他脏兮兮的衣服和睁得大大的眼睛时,我只能无奈的叹气。" 老师,花枯了,我只是想浇水。" 我听到一个细小的声音。" 嗯?" 不仅我惊叹,而且全班顿时鸦雀无声。我摸了摸他的头,疑惑地问:" 你为什么想这样做呢?"" 老师,因为昨天你表扬我了!" 他自豪地说。我愣在那里,竟不能想起何时何地表扬了他。
我忽然想起十七年前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情景。也许是因为并不喜欢只做默默无闻的铺路石,我没有初上讲台的惶恐与紧张。可是,当我站在讲台上,俯视五十多个孩子的时候,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那些两鬓斑白的老教师会几十年如一日含辛茹苦,默默无闻,痴心不改。我从孩子们的脸庞上,眼睛里,以及蹦跳的身影里看见了新叶滋长,花儿绽放。我暗暗下定决心:做一个好老师!
(周兰梅和她的学生)
去年我接手七年级三班的班主任工作。这个叫高财来的孩子。自进校以来,可以说是各种坏习惯与一身。虽然进行过多次的辅导教育,但总是无济于事。他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不愿与同学老师交流,课堂上从未发过言。问他原因,和他交流,他只是一言不发。只要我声音大点,他就只是掉眼泪,大大的眼睛里满是忧郁的光。为了找出问题的症结,我决定去他家家访。
孩子父母离异,父亲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管教和辅导孩子学习,他从小缺少母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耐心交流,反复沟通后,他父亲答应我,积极配合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使孩子尽快融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去。
家访后,我一有时间就尝试着与他沟通,从最初的心存芥蒂不愿过多交流,到后来慢慢敞开心扉,我对他的情况也了解的更多了:从小父母离异,他跟着父亲生活,可父亲忙于工作养家糊口,很少有时间和精力陪伴他照顾他,而年迈的爷爷力不从心,生活中很多事都得自己扛,没有人可以沟通,心思也越来越重。上学对他来说只有数不清的烦恼和压力。
在我的心里,上学是最美好最无忧无虑的,可他却这么多的烦恼负担,一种怜惜涌上心头。在同样的年纪,其他的孩子在欢歌笑语里撒娇打滚,而他却过早的承受着这个他本不该体会的艰辛,承受着不该承受的孤独。但值得庆幸的是,通过一段时间的沟通与交流,给他一些建议与鼓励,慢慢地他愿意去尝试了,学习态度也有了些许的转变。
但我明白,他的家庭环境因素才是真正的关键。因此,我经常通过电话、家访来和他的家长沟通交流。在几次交流之后,我们针对他的教育问题达成了共识。他的父亲也答应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孩子身上,保持至少一周一次的交流谈心。
在得到家长的配合后,短短几周,孩子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我感觉的到他在认真听讲,努力思考,尤其是他学的最差的数学,在下课的时候都能看到他努力解数学题的样子。为了使他更有自信,我让他负责班级的读书角,与同学们多接触,渐渐的我发现他脸上有了的笑容,还能主动为班上做一些事了。
班里还有个学生叫小强,他经常完不成作业,我找他谈了几次话。虽然他表示改正错误,可没过一天又完不成作业。同学们讽刺他,疏远他,他情绪一落千丈,对我敬而远之,不敢跟我说话,有时在路上遇见我绕道走。我反省自己的一言一行,是我太着急了,对有缺点的学生不能耐心教育。也终于明白:成绩差,习惯不好的孩子更需要阳光雨露,更需要关爱和鼓励。
从此以后,我把鼓励和赞美,把爱与温暖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播撒在班主任工作的点点滴滴里。耐心地对待,热情地启发,给予更多地理解和宽容。
温和友善,胜于强力风暴。教师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赏识的眼神,一句热情的话语都能缩短师生间的差距。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对他们的亲近和 " 爱 ",用爱的情感去打开学生的心扉。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需要爱,而爱的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对学生的耐心。
教师 周兰梅
见习编辑丨孙悦
责任编辑丨胡淼山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