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小余(化名)刚领完结婚证,朋友圈还没来得及发,下午就被下派到社区支援去了 …… 看似寻常不过的一件小事,却勾出了背后一连串凡人壮举。5 月 31 日,龙岗区应急管理局集结一批工作人员,紧急奔赴社区前线展开疫情防控支援,小余是该局调派的第三批人员中的其中一员。
走街串巷 " 敲门 ",用温情感化每一户居民
" 您好,我是社区工作人员,请问您和家人做核酸检测了吗?"5 月 28 日下午 2 时许,一群穿着防护设备的社区工作人员出现在楼栋里,他们时而上楼,时而下楼,气喘吁吁,仍挨个敲开居民楼里每一扇门。
自 5 月 21 日以来,龙岗区迅速在全区推进 " 应检尽检 " 大范围核酸筛查。龙岗区共有社区 111 个,人口约 450 万。为缓解基层人手不足压力,龙岗区应急管理局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号召,先后组建七个小分队分批下沉社区支援。
" 部分居民对核酸检测还持观望态度。" 该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深晚记者,他是第一批支援社区的人员。刚到社区时,了解到很多居民都不愿到采集点做核酸检测,给核酸检测工作带来了很大阻力。他说,为了做到 " 应检尽检 ",他们和其他前来支援的工作人员一起,逐栋逐户开展 " 扫楼 " 行动。每敲开一扇门,他们都要苦口婆心、晓情动理许久,直到居民答应为止。他们这份耐心与坚持,不仅得到了居民的理解,还被居民冠以 "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
" 请排好队,请出示健康码,请到这边检测。"5 月 31 日,深晚记者走访龙岗多个采集点,随着检测工作的全面铺开,采集点很早就已排成一道道长龙。透过人墙,看到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在烈日下忙前忙后,有维护秩序的社区人员,有采集信息的支援人员,也有检测的医护人员,他们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尽管如此,他们依然次第有序,各司其职,在确保群众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核酸检测效率。
地为床天作被,服务群众的地方就是家
6 月 2 日晚,深晚记者来到龙岗街道新生社区工作站采集点,尽管天降大雨,但检测工作照常有序地进行。" 阿姨,请收好您的身份证。" 记者注意到,信息采集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扫描健康码,一种是拍摄身份证,还需动手输入手机号码。
在采集点现场,有些老人记不得自己的手机号码,工作人员便指导他们先用手机给自己拨打电话,顺利完成整个信息采集过程。尽管有些耗时,但工作人员依然耐心指导,不慌不乱。有时看到孕妇(带小孩)或者高龄老人,当采集完信息后,工作人员还会主动搬出凳子让其坐下等待,无处不彰显着人文关怀。
" 我陪我妈妈过来检测,忘了带伞,因为需要排队,家属不能进去。工作人员看到后,急忙跑过来给我妈妈撑伞,还扶着她进去排队,他们真的很贴心,令我很感动!" 一名刚做完检测的居民告诉深晚记者。
小喇叭定时提醒,不遗漏一人不放过一丁
" 请准备好验证码,有序排队 ……" 在横岗街道怡景社区采集点,除了有序的检测外,工作人员还请出了 " 小喇叭 ",不间断提示市民群众提前做好检测的准备工作。
小尹(化名)是龙岗区应急管理局最早一批奔赴社区支援的工作人员之一,在检测工作最艰难时期,他便早早来到社区,会同工作人员啃下了一个个硬骨头。
他告诉深晚记者,他所属社区有居民 494 户 1698 人,压力大、任务重,经过几天的连续奋战,所在小区顺利完成工作任务。
几张椅子随意一拼,地上简单铺一张纸板,便是一张小床。为按时支援社区防疫工作,工作人员几乎每天早上 5 点半起床,晚上 10 点下班," 疫情就是命令,群众需要就是我们的使命。" 当记者问及工作感受时,小尹表示,经过几天的连续奋战,让他不仅提升了自身服务群众的意识,还收获了居民很多感谢和祝福,心里感到特别温暖。
深圳晚报记者 郑燕妹 通讯员 龙应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