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06-03
再续前缘!南京这所小学与南博开启大运河研学项目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舒越 / 文 施向辉 / 摄)" 如果说万里长城是凝固的历史,那么大运河就是流动的文化,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探索的一本百科图书 ……" 今年年初,南京博物院正式开启了大运河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6 月 3 日,该活动走进南京市紫竹苑小学。学校五年级的孩子每人都收到了一本《大运河的故事》,未来孩子们不仅可以实地到南博参观文物,还将在日常课堂中学习、了解大运河相关知识。

记者了解到,其实紫竹苑小学与南博有着很深的缘分,去年学校已经与南博合作开设了 " 笋芽儿学苑博物馆课程 ",青铜宝贝研学是博物馆课程实施的第一个项目。今年,馆校再度携手,共同开启大运河研学项目。

" 如果说万里长城是凝固的历史,大运河就是流动的文化,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探索的一本百科图书。" 南京博物院社会服务部社教专员顾婧介绍,大运河文化进校园项目是由国家文物局指导,南京博物院承接策划的,去年 11 月底正式启动。

2014 年 6 月,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 46 个世界遗产项目。顾婧告诉孩子们,江苏是大运河起源地,也是申遗牵头城市所在省份,致力于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身处江苏,孩子们也更有‘大运河’情结,南博目前已与多所学校开展馆校合作,期望更多的孩子能够看到《大运河的故事》这本书。"

" 我们希望孩子们通过这本读物,能够讲好文化故事,传播运河声音,弘扬运河精神。" 顾婧说。

紫竹苑小学教导处主任王宁表示,紫竹苑小学,秉承着 " 个个不一样,个个在生长 " 的理念,在国家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为孩子们的成长开设了丰富多样的学校特色课程。基于博物馆有着丰富的研究资源和体验空间,开始构建博物馆课程。

" 这次授牌仪式,非常有意义。大运河从古到今,悠悠流淌千年,围绕大运河沿途的城市、科技、文化、经济等更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互联与发展,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以她对每个中国人来说,意义深远。孩子们将通过这次研学项目,深入了解运河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是增强孩子们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最好的育人途径,而京剧艺术作为于大运河有渊源的艺术将更加打动每一个紫竹娃的心。" 王宁说。

作为京剧艺术特色学校,现场,紫竹苑小学的孩子们还带来了一节精彩的京剧课堂,生旦净末丑、各式各样的脸谱、丰富多彩的乐器 …… 这些六年级哥哥姐姐们的汇报很好地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也激励着五年级的孩子们养成爱思考、勤实践、乐探究的品质,为更好地守护与传承国粹艺术、传统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王宁还告诉记者,那些参加京剧曲目《梨花颂》表演的小演员们,年龄虽小,但个个能吃苦、唱念做打样样拿得出手,正是有了这些娃们的表现,紫小京剧团于 2020 年被评为南京市中小学艺术团戏曲四团,为传承国粹艺术留下了紫小人的贡献。

相关标签

南京 博物馆 京剧 艺术 江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