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06-04
百年奋斗路·百城访初心丨红色火种传遍八桂大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六月盛夏,骄阳如火,漫步在静谧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民主路维新里近代民居建筑群里,处处皆是镂花窗扇、水磨地砖、趟栊木门 …… 岁月深处的中共广西特委旧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广西人民栉风沐雨的砥砺奋进之路。

梧州,位处两广咽喉,三江交汇,素得革命风气之先。辛亥革命爆发,梧州在两广地区率先响应,宣布独立;大革命时期,广西最早的红色革命火种在梧州播撒,并溯江而上传遍八桂大地。

(浔江沿岸高楼连绵,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展现出一派宏伟现代都市气息。梧州日报社记者 何鎏 摄)

1925 年,时任中共广东区委常委兼军事部部长的周恩来秘密来到梧州,肯定了梧州在筹建党组织方面所做的工作,勉励同志们乘胜前行。随后,中共广西第一个党支部和第一个地委在梧州成立。梧州,成为广西红色革命的摇篮和中共广西地方组织的策源地。

" 仅在 1926 年,中共梧州地委就领导群众开展一系列革命斗争,推动了梧州和广西红色革命的蓬勃发展,梧州也创造了广西第一个党支部、第一个地委、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等广西党史的‘ 18 个第一’。" 曾担任中共梧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的杜士勇说,1927 年 " 四 · 一二 " 反革命政变后,中共在梧州的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中共梧州地委改为中共广西地委,辖广西各地的党组织。1928 年 1 月,广西地委改组为中共广西特别行动委员会(即 " 广西特委 "),以适应新的革命形势需要。同年 6 月,中共广西特委书记朱锡昂根据上级指示来到梧州,租住在维新里东一巷 4 号的民居,特委机关也设在这里。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朱锡昂、邓拔奇、董铨汉、雷荣璞(雷经天)、郭金水等五名当年的中共广西特委常委,其中有四人在 1928 年至 1931 年间牺牲。风华正茂的他们,早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他们那 " 为有牺牲多壮志 " 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跨越时空,影响至今。

岁月悠悠。这栋砖木小楼,承载了百年前红色革命火种在八桂大地上星火燎原的漫漫征程,也见证了千年古郡、百年商埠不断向东开放,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 " 东融 " 发展,实现翻天覆地的蝶变。

滔滔西江水,滚滚 " 东融 " 潮。站在 90 多米高的广西西江船闸运营调度中心俯瞰,气势宏伟的长洲水利枢纽尽收眼底,一艘艘满载货物的船舶列队通过船闸,驶往下游的粤港澳大湾区。2020 年,长洲水利枢纽船闸货物运输量突破 1.5 亿吨。同年,梧州港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 4416.58 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 76.38 万个标准箱,持续多年占据广西内河集装箱吞吐量首把交椅。

(从空中俯瞰广西梧州市新兴三路沿线一带,楼群林立,一派新兴繁荣的都市景色。梧州日报社记者 何鎏 )

便捷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形成了一条条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大动脉,促使梧州与珠江 - 西江经济带沿线主要城市合作无缝对接。在广西蒙娜丽莎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中控室内,20 多个监控系统网点全天候实时监控企业生产实况数据。" 梧州优良的营商环境,让我们在短短一年内就顺利完成了四条生产线的建设,刷新了陶瓷项目建设的新纪录。" 公司总经理萧志强说,从佛山逆江而上到梧州建立生产基地,企业的目标就是要建设一个在中国陶瓷及其基础技术领域处于前沿地位的研究基地,进一步拓展广阔的内陆市场。

东风正好,青云直上。如今,梧州市正在全力打造珠江 - 西江经济带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广西 " 东融 " 枢纽门户城市,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多项改革举措实现广西首创:与广东的肇庆、云浮、佛山等城市实现过百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办结,2020 年全年累计办理 " 跨省通办 " 业务 2066 件;全市实现 1131 项事项审批效率达到粤港澳大湾区先进水平,715 项事项审批效率居广西前列 ……

忆往昔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在梧州走过百年奋进之路,先辈们以大无畏的革命激情,在这片热土上献出了满腔赤诚、留下了不朽功勋。

看今朝风华正茂,更多红色资源从历史深处走来," 海纳百川、力争上游 " 的新时代梧州精神,正鼓舞着梧州市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奋起舟楫,扬帆破浪!

短评:

为铭记,更为传承

敢为天下先,日月换新天。九十多年前,八桂大地的第一面党旗在梧州升起,广西党史上的 "18 个第一 " 在这里诞生。中共广西特委旧址等红色文物,见证了中共党组织在梧州乃至广西的百年活动历程,镌刻着一部历久弥新的共产党人奋斗史。

为铭记,更为传承。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之际,我们穿越历史时空,追寻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奋斗精神,坚定不移跟党走,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奋斗。

不忘来时路,启航新征程。我们坚信,新时代的梧州人,定能赓续革命先辈们的精神血脉,将红色信念化作奋发进取的力量源泉,走好新长征,再创新辉煌。

梧州日报社记者 陈素雅

编辑丨李雪岚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