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龙岗区龙城街道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以来,11 个社区迅速按照街道防控工作安排,开启 " 白 + 黑 " 模式,为居民健康 " 保驾护航 "。据悉,截至 6 月 3 日 18:30,龙城街道已完成采样检测 608828 人。这个数字的背后少不了每一位基层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更少不了医护人员的专业支持。
街道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也让街道及社区一批年轻人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他们中大多数是 90 后和 00 后,虽然每天都要忙到深夜,但只要来到检测点又满血复活,青春的朝气又回到他们身上。
郑威冬:一句 " 谢谢 ",就让我心满意足
" 每次听到居民说‘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时,我的内心就很感动,觉得我们所有的付出都值得。"1998 年出生的郑威冬是愉园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入职刚半年。平时活泼好动的她,在这次核酸检测工作中,则显示出了沉稳成熟。
郑威冬主要负责核酸检测信息录入工作。十个人为一组提交信息,一旦一个人的信息出错,就会影响到一组人的检测结果。郑威冬始终秉持着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核对信息,确保每个人信息填报准确。
5 月 29 日晚,在连续奋战 13 个小时后,郑威冬刚回到家休息三个小时,凌晨 2:30 又接到紧急电话,有一户居民需要进行上门核酸采样,她紧急赶往该小区,和社区 " 三位一体 " 工作人员共同完成了上门核酸采样任务。
▲郑威冬协助社区 " 三位一体 " 工作人员完成上门核酸采样任务。
周祥安:哪里有需要,我就在哪里
90 后周祥安是嶂背社区安全办的安全巡查员,平时主要负责辖区内出租屋和商家店铺的消防隐患排查。对于辖区内的人事物,他都谙熟于心,群众和同事们都亲切地叫他 " 安仔 "。
在 2016 年进入社区工作站前,周祥安就已经成为了一名党员,此次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开展以来,他身兼多职,哪里需要调配紧急物资,他能总第一时间送到;现场需要他的支撑,总能第一时间出力。
" 龙舟水 " 来袭,核酸检测点现场搭建起的帐篷在狂风暴雨中摇摇欲坠,他便用双手固定好帐篷,全身被雨水淋湿也不管不顾。排队等候的居民见到他,放心地把孩子交给他临时看护,安心排队做检测。
▲周祥安帮检测居民临时看护孩子。
林晓龙:多走一户人,我就多一份安心
林晓龙是吉祥社区网格员,军人出身的他在接到组织的命令后,第一时间运用在部队的工作经验,科学有序地组织居民进行核酸检测。
同时,作为社区 " 三位一体 " 先锋队的其中一员,他还与医护人员一起上门开展核酸采样、测量体温、询问健康情况等工作。工作服脱下来就能拧出一把汗水对他而言是常态,他总是笑笑说," 做为一名党员退伍军人,退伍不褪色,不怕苦不怕累是我们的信念,多走一户人,就多一份安心。"
▲林晓龙汗湿的背影。
深圳晚报记者 程文丽 通讯员 袁娅敏 李达谋 陈凯露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