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 6 月 5 日是世界环境日,也是我国法定的环境日。今年 6 月 5 日是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环境资源法庭成立一周年,该院发布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白皮书和十大典型案例,向全社会报告一年来的生态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工作。
2020 年 6 月 5 日环境日,龙岗法院环境资源法庭正式挂牌成立,集中管辖深圳市基层人民法院一审刑事、行政、民事和所产生的执行案件,成为广东省首个实行环境资源案件 " 三审合一 " 的专门化法庭,从此担起了守护深圳青山绿水蓝天的崇高使命。
白皮书显示,该法庭一年来在促进和保障环境资源法律的全面正确施行、统一司法裁判尺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为深圳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落实可持续发展先锋战略、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高质量:聚焦主职主业," 专门化法庭 " 体现专门化水平
一年来,龙岗法院环资法庭坚持以案件为抓手,环资审判业务能力持续提升。共受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 321 宗,结案 302 宗,裁定准予执行金额超过 3000 万元。其中,共受理环境资源刑事一审案件 41 宗,审结 32 宗涉 61 人。
在杨某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中,裁定其以种植珊瑚的替代性措施修复所损环境,取得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在邝某污染环境刑事案件中依法宣告禁止令,判决禁止其在缓刑考验期内从事与电镀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专程赴深汕特别合作区公开巡回审判刘某非法占用农用地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支持公诉机关指控意见并判令被告人支付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款 135 万余元。
一年来,环资法庭共受理环资民事一审案件 6 宗,涉及纠纷主体 42 人。在深圳市南山区某高档小区业主诉开发商电梯噪音侵权案中,承办法官积极组织业主、小区物业公司和开发商进行调解磋商,最终物业公司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案件以和解结案,定纷止争,该份噪音整治综合方案对近年来由水泵、电梯、供电等公共设施设备噪声引发的环境侵权纠纷类案的审理具有示范意义。
与此同时,环资法庭充分意识到行政审判对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作用,坚持监督行政执法与化解行政争议并重,督促行政机关依法正确履行源头治理和全程治理职责,有效防治污染。一年来共受理环资行政一审案件 22 宗、行政非诉执行案件 252 宗。在某湘菜餐饮企业诉福田区生态环境局行政诉讼审理过程中发出首张环境保护禁止令,并通过强化执法联动和群众参与,确保令行禁止,彻底破解了油烟熏天的民生困境,获一致好评。
专门化工作脱不开专业化队伍,显著的成绩离不了精干的力量。环资案件的高度技术性、复杂性,对环资审判队伍建设提出了高要求。龙岗法院环资法庭自成立以后即不断加强业务培训,理论、实务双管齐下,有力促进了环境资源司法工作的开展。庭长撰写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论文在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征文中获三等奖,其本人也获评了深圳市首届审判业务专家。此外,龙岗法院还组织环资审判人员专程赴贵州省清镇市法院环保法庭交流学习,其考察报告得到了上级法院的充分肯定。
高效能:参与环境治理,构建多元共治机制
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龙岗法院环资法庭充分发挥并延伸审判职能作用,在上级法院的指导下,积极与相关部门联合构建环资保护多元共治机制,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龙岗法院环资法庭出台了《行政非诉案件的立案审查和执行办法》,将集中管辖后的非诉审查案件主动移送执行立案,避免了已往行政机关收到准予执行裁定后再次提交申请或怠于执行的情况;落实好公众参与原则,到案发地开展巡回开庭和执行听证,邀请属地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观摩旁听。其次与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签订合作备忘录,与同属集中管辖的市森林公安分局和龙岗检察院多次会商并形成会议纪要,与市普法办、大鹏新区政法办公室联合推进在全市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普法宣传,在《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公益诉讼规定》制定和《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修订过程中积极提出意见建议,通过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互动衔接,在普法宣传、业务培训、专家辅助、证据保全、完善两法衔接信息平台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共识,相关工作顺利推进。
该庭邀请深圳大学法学院专家学者就 " 环保禁令 " 适用规则等环境司法疑难问题进行学理探讨,增强环境司法的公信力。与深圳大学法学院、市生态环境局大鹏管理局在环境资源法庭共建 " 环境法治实践研究基地 ",融合司法工作实践与法学理论研究,力促形成成果并实现转化。
高站位:注重司法建议,由点及面堵塞环境治理漏洞
龙岗法院环资法庭坚持围绕党委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审判工作实际,及时总结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加以提炼升华,积极建言献策,为相关环境问题 " 把脉开方 "。
针对生态环境部门申请执行代履行费用过程中存在的程序瑕疵问题,环资法庭向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发出司法建议书。由此,深圳市于 2021 年 3 月出台了生态环境执法领域的代履行实施办法,这是深圳行政执法系统首个实施代履行的规范性文件,据悉在全国生态环境执法领域也属率先。
司法实践中,环资法庭发现涉野生动物刑事案件被告人主要通过 " 百度贴吧 " 作为信息和交易平台,普通网民包括青少年通过百度搜索进入时却看不到警示性提示,不自觉走向犯罪的危险性极高。该法庭及时向百度公司发出司法建议,列明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严明法律后果。百度公司组成专项工作小组开展排查,共删除违规网帖 3 万余条,对 175 组涉野生动物关键词进行拦截,封禁 15 个违规账号并移送公安机关,并将野生动物类重点网络社区内置顶的头图更换为 " 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安全 " 警示语,同时加强风控人力资源,在策略、审核以及净化等工作环节加大对相关违规信息的打击力度,协同环资法庭组建工作群,针对相关贴文、账号、主题吧采取发现一例处置一例的管控措施,严防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类违规信息。此外,百度还与龙岗法院就保护野生动物公益宣传开展合作,各展其长,共同推进 " 保护野生动物、拒绝异类宠物 " 等普法活动,广泛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和科学知识。
" 油烟扰民 " 顽疾中暴露出许多问题,既有建筑物本身存在缺陷、物业管理不到位等原因,也有商事登记和环评审批前后不一等因素,结果往往是前端商事登记许可和后端环保责令关闭相冲突、油烟扰民和商家损失两俱伤。对此,环资法庭先后向市生态环境部门、市场监督管理局、住房和建设局发出司法建议书,建议各部门在加强职责内管理的同时,在处理餐饮企业的场所审核、商事登记、项目准入直至油烟通道的加装、改善等事项时,进一步加强信息共享与执法联动,多管齐下合力解决油烟问题,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
高标准:开展普法宣传,注重源头预防
一年来,环资法庭下大气力在生态环境法治宣传方面作好文章,切实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先后到市生态环境、森林公安等系统举办 " 环资审判专题培训班 ",面向环境执法人员开展 " 点对点 " 培训,促进业务水平提升;建立巡回审判常态化机制,到案发地开展公开审判,邀请社区群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观摩典型案例的庭审和执行,收到判一件、结一片的 " 巡回式 " 普法效果。
环资法庭还建立庭后十分钟说理机制,庭审结束后,办案法官用通俗的语言以案释法,让当事人赢得堂堂正正,输得心服口服,旁听群众听得明明白白;在重要节点借助各类平台发布环境法治宣言、开展庭审网络直播、与电视台合作录制 " 法官说法 " 节目、利用官方微信推送 " 拒绝异宠 " 主题教育微视频、接受主流媒体专访、通过新闻媒体发布环资典型案例,积极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方式广泛开展普法,努力营造源头预防的社会舆论氛围。
高起点:携手多方共建深圳首个环境法治实践研究基地
2021 年 6 月 1 日,深圳法院、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大鹏管理局和深圳大学三方签署了 " 共建环境法治实践研究基地合作备忘录 ",这标志着深圳市首个环境法治实践研究基地正式启动创建,将有力推进生态环境多元共治,合力打造深圳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深圳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翻开新的一页。
" 环境法治实践研究基地 " 是融合龙岗法院环境资源审判专业优势、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大鹏管理局全链条生态法治改革成果及深圳大学环境资源领域理论研究人才资源的率先尝试,旨在深化高等学校法学及其他环境资源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环境资源审判能力,提升环境行政执法水平,实现环境法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此举开启了国内环境资源领域 " 环境法学理论教学 - 环境司法实务 - 环境执法实践 " 的交流互动新模式,将推动 " 教学 - 实践 - 研究 - 应用 " 的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圳生态文明司法新经验。
龙岗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环资法庭成立一年来,龙岗法院一直在实践探索、总结提炼相关经验做法,收获颇丰。下一步,龙岗法院将继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遵循自然规律、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法治理念和精品审判理念,提升专业化审判质效,同时进一步主动延伸司法职能,加强与全市政府法制部门以及生态环境、海事、公安、检察、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的协调联动,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社会治理,为深圳市 " 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 " 作出新的更大的龙法贡献。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 通讯员 张建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