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06-06
午休丨在那些“成年人的童话”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在老家小山村读小学的时候,偶然看到同学有一本《巴蜀艺苑》的杂志,拿过来随手翻阅,书里连载的武侠小说《冰川天女传》立刻吸引住我,以至于上课了还放在课本底下偷偷阅读。不知道梁羽生何许人也,怎么能把武侠小说写这么好?此前我接触过的武侠小说也就只有《三侠五义》一部,对其中的侠客剑客们豪情万丈快意恩仇十分神往,但那部书最主要的是庙堂之争,更像一部战争小说。从《冰川天女传》开始,我知道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江湖世界,天山派的剑法、唐门的暗器、蛇岛的邪派武功,都让人震撼。

(网络图片)

上了初中,随父亲到县城读书,电视里正播放连续剧《射雕英雄传》,才知道还有一位名叫金庸的武侠小说大师。县城条件远远好于乡下,学校不远处就是县图书馆,好几个同学都有阅览证,借来了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在班里传阅。我心痒难耐,也办了一张借书证,一有余暇,就会如饥似渴地借阅起来。也是那时候,我把金庸的武侠小说全部读完,甚至在马上中考之际,老师在课堂上讲数学考前冲刺练习,我却还偷偷在读好不容易才借到的《笑傲江湖》。进入高中,第一次看古龙的《桃花传奇》,对别有一种韵味的古龙小说又喜欢得不得了。随后找到《陆小凤》《楚留香》系列,读得如痴如醉。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是武侠小说遍地开花迅猛发展的二十年,除了港台武侠小说大家之外,大陆也涌现了好多写武侠小说的作家。广东的武侠小说大家戊戟,创作《江湖传奇》《神州传奇》等十余部,《佛山文艺》《江门文艺》杂志因为连载他的作品使得发行量节节攀升,由之前不到一万册猛增至几十万册。在这种形势下,各种正版的非正版的,正名的伪作的层出不穷。以 " 全庸 "" 吉龙 "" 金庸新 "" 古龙巨 " 冒名的作品,我曾经碰到很多,足可证明那个时代,真是武侠小说的时代。

我有个朋友说:不读金庸、梁羽生和古龙的武侠小说,根本不能算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此言不假,阅读武侠小说,的确让我享受到阅读的快乐,但我热爱武侠小说,又不是热爱所有的武侠小说,不是良莠不分,来者不拒,对于那些低劣的作品,我一概正眼也不看一下。武侠小说曾被誉为 " 成年人的童话 ",很多人喜欢阅读,除了情节引人入胜之外,更主要的是,几乎每个年轻人心里都曾有过一种侠客梦,惩奸除恶,快意恩仇,阅读武侠小说,将自己带入进去仗剑江湖,笑看风云,完全在情理之中。武侠小说以侠为主、以武为辅,故事曲折多变、妙趣横生,隐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表达着除暴安良、扬善去恶的价值观念,符合社会大众的愿望,理所当然为众多的人群所喜欢。同时,现代人生活节奏紧张,巨大的压力让人陷入无法排遣的焦虑与躁动,武侠小说阅读起来轻松愉快," 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 的叙述方式,常让读者拍案叫绝,所以又成为现代人烦躁迷惘生活的有效调剂。好的武侠小说,也不是简单地写 " 武 " 或 " 侠 ",其中包罗万象,涉及社会人生、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比如金庸的《天龙八部》,全书充满了佛家思想,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蕴炽盛,放下可得自在,放不下只有各圆因果。金庸曾言:" 文学可使人生变得丰富多彩,佛教可以解决人生问题,两者都在探究人生。" 从武侠小说里,读者也可以探究到人生的诸多滋味。

(网络图片)

随着金庸先生辞世,有人说一个武侠小说的时代终结了。此言有一定道理,武侠小说的确已经不可避免地式微,但就算不会再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么走红,却还会继续有人追捧。毫无疑问,武侠小说就是物质时代的一朵精神之花,可以让我们知世故而不世故,处江湖而远江湖,只要我们胸中还有热血与豪情,人间还有正义和公理,家国情怀还不曾灭亡,武侠世界就不会坍塌,每个人心中的武侠梦就永远不会终结。

安杰

编辑丨王璇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相关标签

金庸 古龙 射雕英雄传 阅读 童话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