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06-07
“厅”说运河规划 | 江苏省水利厅厅长陈杰:重点推进大运河系统治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宋经纬 / 文 赵杰 / 摄)水清、岸绿、景美,千百年来,大运河给江苏人民带来了美好享受,未来更要美下去。近日,现代快报记者从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江苏关于大运河的 6 个省级专项规划已全部正式印发,全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1+1+6+11" 规划体系初步形成。其中,《江苏省大运河河道水系治理管护规划》(以下简称《水系规划》)为未来大运河河道水系治理定目标、画蓝图,江苏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陈杰为现代快报解读了这份规划。

△江苏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陈杰

秀成绩

江苏 70% 重点河湖生态状况达到优良

大运河现在的水质如何?运河 " 抵抗力 " 有没有加强?近年来,大运河治理管护一直是重中之重,江苏省水利厅就近年工作成效进行了介绍。

陈杰表示,水利部门以河湖长制为抓手,紧盯大运河治理保护,全省率先开展违法圈圩和违法建设专项整治,整治大运河沿线突出问题 1200 多个,推进大运河沿线重点湖泊退圩还湖,洪泽湖、骆马湖、长荡湖、里下河湖荡恢复增加自由水面 100 平方公里,河湖空间面貌显著改观。省政府出台水域保护办法,建立网格化管理与常态化巡查机制,全覆盖管控河道水系。

在治理和管护中,大运河生态得以复苏。省政府出台《生态河湖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水源涵养、清淤疏浚、水系连通、活水长流,扩大水环境容量。全省 70% 的重点河湖生态状况达到优良,太湖平均水质由Ⅴ类改善为Ⅳ类,洪泽湖水质提高了 1 个等级。大运河沿线 9 个设区市全部建成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建成农村生态河道 339 条、生态清洁小流域 96 个、水利风景区 151 个、水美乡村 1820 个。

此外,通过持续多年的南水北调东线建设、苏南运河整治,大运河防洪、供水、排涝能力显著增强。苏北地区连续战胜 2019 年秋冬至 2020 年春夏的持续干旱,保障 3200 万亩粮食生产,助力全省粮食持续稳产增收。

定目标

重点开展大运河系统治理,加强运河 " 抵抗力 "

然而,在治理和管护中,相关部门也发现很多问题,如防洪排涝能力有待提高、水生态修复有待提效等。陈杰表示,为进一步管理和保护大运河,擦亮江苏名片,《水系规划》着力谋划大运河系统治理。

规划给未来 5 年、10 年、30 年定下了明确目标。力争到 2025 年,大运河河道水系治理综合水平全面提升,水旱灾害综合防御能力不断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水生态空间有效保护,河湖生态明显改善,水文化保护传承有力。到 2035 年,适应大运河江苏段沿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良好水生态整体协调的水利体系基本建成,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到 2050 年,河湖安澜、碧水畅流、文景辉映的河湖梦全景呈现,助力彰显水利自信和文化自信,使大运河河道水系治理管护成为现代治水史浓墨重彩的篇章,推动大运河继续流淌下个千年。

在总体布局上,着力构建 " 一轴两域八核多节点 " 的空间布局。依托大运河河道主干线,使水、堤、岸及附属设施等要素,与文化、景观、生态等资源有机组合、相互烘托,形成水清、岸绿、景美、文昌的廊道。以长江为界,划分长江以北河网水域和长江以南河网水域,在长江以北沟通沂沭泗河水系、淮河水系、苏北沿江,在长江以南涵盖苏南沿江、太湖水系,形成优势互补、交织发力、功能衔接的协同发展格局。以大运河沿线 8 个设区市为重点,突出河网水系治理,提高城市防洪保安能力,兼顾水生态环境改善,保障和促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多个节点联结大运河沿线重要水利枢纽,打造水工程与水文化融合发展的运河地标,成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点睛之笔。

画蓝图

以幸福河湖为目标,全力打造大运河全国样板

水清、岸绿、景美的幸福河湖,是所有人民的希望,为此,全力打造大运河全国样板,将是未来的重点工作之一。

陈杰表示,在大运河苏北段,坚定 " 四个生命线 " 的战略定位,保质保量完成南水北调任务,充分发挥现有调蓄湖泊、输水河道和枢纽工程作用,全力支持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建设,保障国家南水北调战略大局实现。

△ 大运河江苏段夜景

在大运河苏南段,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的发展主题。加快江南运河、吴淞江、太浦河 " 三河 " 治理步伐,打造安全通道、清水河道、生态廊道。加大太湖、淀山湖 " 两湖 " 修护力度,谋划世界级生态湖区建设,打造 " 生态绿核 "" 创新基地 "" 水乡客厅 "。加强综合利用河网 " 一网 " 系统整治,加快吴江区全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建设,连片打造水网圩区系统治理样板,为太湖流域水系整治提供经验,打造生态绿廊与人文湖群。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水环境协同治理,改善示范区河湖生态环境,保障示范区供水水质。

大运河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更蕴含着美好的未来。水利相关部门将加大工作力度,夯实工作基础,高质量推动大运河河道水系治理保护,努力把大运河建设成为幸福河湖的样板和典范。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