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4 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Ⅲ期,且大多数肿瘤不可切除(无法通过手术清除)。最近公布的 PACIFIC Ⅲ期临床试验更新的随访结果显示,PD-L1 单克隆抗体英飞凡(Imfinzi,化学名:度伐利尤单抗 Durvalumab)在接受了同步放化疗(CRT)后未出现疾病进展的Ⅲ期不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在五年时显示出了持续且具有临床意义的总生存期(OS)和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获益。
肺癌是致使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约占所有癌症患者死亡的 1/5。在所有肺癌患者中,80%-85% 为非小细胞肺癌,1/4 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Ⅲ期,且大多数肿瘤不可切除(无法通过手术清除)。基于此项临床试验的结果,度伐利尤单抗的获批成为数十年来这些患者可获得的的首个新疗法。
最新的事后性分析结果显示,放化疗之后,度伐利尤单抗治疗组的五年总生存率为 42.9%,而安慰剂组的为 33.4%。度伐利尤单抗组和安慰剂组的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 47.5 个月和 29.1 个月。在疗程最长为一年的治疗后,接受度伐利尤单抗治疗的Ⅲ期不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33.1% 的患者在入组五年后仍未出现疾病进展,而安慰剂组为 19%。继 2017 年和 2018 年分别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公布主要的 PFS 和 OS 分析数据后,此次更新的数据进一步印证了度伐利尤单抗在这些主要研究终点方面所带来的持续显著获益。
Sarah Cannon 研究所首席科学官、PACIFIC 临床试验研究者 David Spigel 博士表示:" 这项试验再次开创了Ⅲ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先河。以往,这些患者中仅有 15%-30% 能存活五年。但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度伐利尤单抗最长治疗一年后,有 43% 的患者在五年时仍然存活。而且,这些患者中有 3/4 在第五年时未出现疾病进展。这是以治愈为目的的治疗领域中,在五年里程碑时间点上取得的重大成就。"
Ⅲ期 PACIFIC 试验的总生存期(OS)的主要分析发现,度伐利尤单抗组和安慰剂组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大于或等于 20%)包括:咳嗽、疲劳、呼吸困难及放射性肺炎。度伐利尤单抗治疗的患者中有 30.5% 出现了 3 级或 4 级不良反应,而安慰剂组为 26.1%;度伐利尤单抗组中 15.4% 的患者因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而安慰剂组中的比例为 9.8%。这些数据已于 6 月 4 日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对外发布。
据了解,度伐利尤单抗已在美国、日本、中国、欧盟和其他多个国家获批用于以根治为目的的放化疗后Ⅲ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自 2018 年 2 月首次获批以来,已有超过 8 万名患者接受了度伐利尤单抗治疗。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