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年来,结直肠癌的肝脏转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靶器官。30%-50% 结直肠癌患者会发生肝脏转移,其中绝大多数(80%-90%)的肝转移灶初始无法获得根治性切除。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胰腺肝胆外科潘卫东主任医师指出,结直肠癌肝转移并非不可治疗,部分最初肝转移灶无法切除的患者经转化治疗后仍可通过手术切除肝转移病灶,很多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仍可以获得长期的生存。近年来新的手术方式的应用也为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带来了曙光,腹腔镜下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特别适用于一些肝脏多发转移瘤且左肝体积较小的患者,如最近接受 ALPPS 治疗的李伯。
57 岁的李伯是一位结肠癌合并肝脏转移的患者,去年在中山六院手术切除了结肠癌,并进行了相关化疗,但肝脏转移瘤的控制并不理想,仍然威胁着李伯的生命。经多方打听,李伯及其家人还是找到了擅长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转化和微创治疗的中山六院胰腺肝胆外科潘卫东主任。潘卫东仔细研究了李伯的病情后认为,李伯的结肠癌肝脏多发转移瘤虽有 6 个,但均集中在右边的肝脏,左肝没有转移病灶,可以将整体的右侧肝脏切除。但是,李伯的左肝体积太小,只占整个肝脏的 16%,若想要避免李伯手术后发生肝脏衰竭,左肝体积要达到 30% 以上。潘卫东经过仔细慎重的评估,决定给李伯施行 ALPPS 手术。
据介绍,ALPPS 是近十年来新兴的促进剩余肝脏体积增生、获得二期肝肿瘤切除机会的创新术式。ALPPS 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促进剩余肝体积快速增长 40%-160%,使原来无法切除的肝肿瘤患者获得二期根治性切除的机会,被誉为近年来肝脏外科领域最具突破性的创新技术之一。
ALPPS 手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微创手术分割开左右肝脏,并结扎右肝门静脉,大幅减少存在肿瘤的右肝的血液供应,让门静脉血液都流至健康的左肝,充足的养分供应可以在短时间内 " 养大 " 左肝,从而使其能够增大到独立维持身体需要的程度;第二阶段是在剩余的左肝充分增生后,再通过微创手术根治性地切除存在肿瘤的右肝。
今年 3 月 12 日,李伯接受了 "ALPPS 术Ⅰ期 ",术后第十天时李伯左肝的体积增大了 98%,此时左肝体积占标准肝脏体积的 33.3%,已达到了术后维持身体正常需要的标准。于是在 3 月底,李伯再接受了 "ALPPS 术Ⅱ期 ",术后经保肝等治疗后,李伯的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顺利出院。
潘卫东指出,结直肠癌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同时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2020)》指出:手术完全切除肝转移灶仍是治愈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最佳方法。无法切除患者的 5 年生存率低于 5%,而肝转移灶完全切除或可以达到 " 无疾病证据 "(NED)状态的患者 5 年生存率为 30%-57%。因此,符合条件的患者均应在适当的时候接受手术治疗。而通过多学科团队(MDT)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个性化制定治疗目标、开展相应的综合治疗,以提高肝转移灶手术切除率和 5 年生存率。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通讯员 简文杨 戴希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