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毛泽东《体育之研究》文中观点谈感悟与思考,这是 2021 年全国 I 卷的高考作文题目,体育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C 位出道的 " 体育 " 让国人重新思考 " 体育之效 " 的现实意义。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深圳——一座崛起的体育之城,正铆足劲头,向国际著名体育城市的目标大步迈进。在这里,你或许能找到 " 体育之效 " 的答案。
《体育之研究》写道:" 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徳智也。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
2020 年 9 月 21 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2020 年 10 月 13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2020 年 10 月 15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多项重磅政策出台,强调 " 体育教育、体教融合 ",无不在表明体育是卓有成效的教育,体教融合也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过去十年,深圳探寻体教融合 " 密码 ",为国家、省专业运动队输送了 300 多名优秀运动员,还有 200 多名学生运动员通过体育特长考入双一流大学。这背后,是深圳的体育教育,是按照 " 一校一品 "" 一校多品 " 的模式,让体育走进校园,走近更多孩子的日常生活;是通过上下联办、体制内外结合、创办深圳市体育实验学校等方式,让深圳涌现高水平体育人才。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深圳,可以看见越来越多的家长,乐于让孩子投入到体育锻炼中,从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
全国 I 卷的作文命题不仅在 " 体育教育 ",更在于其凸显出的时代命题——国人对体育的需求,对运动的量和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更多的人愈发感受到身体健康的宝贵,健身的重要性。其中就蕴藏着体育产业的无限机遇。
深圳抓住了机遇,推动体育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2020 年 4 月,首届深圳体育消费节启动;2021 年 5 月,第二届深圳体育消费节来临,50 家知名体育企业发放 5 亿元体育优惠券,满足市民多样化的体育需求,释放体育消费潜力,引领全民健身运动。正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生态运动城市的深圳,还将合理规划、精心设计 80 个以上便民利民健身场所,接地气、有人气的健身场所能将 " 体育之效 " 落在实处。2021 年深圳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到 2025 年,深圳体育产业增加值超过 1000 亿元。
近年来国家提出健康关口前移,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深入推进体医融合。深圳对于体医融合高度重视,在出台的全国首部《深圳经济特区健康条例》中,明确提出推广运动处方、将居民体质测试纳入居民健康体检内容,将学生的身高体重、身体机能等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学校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和内容等。深圳每年制定《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并每年将 " 市民体质水平 " 纳入《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进行公布,不断提升深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努力提高市民身体综合素质和健康水平。2021 年 3 月,深圳推荐的经验案例——《科学健身指导促进体医融合发展》,成为 18 个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典型经验案例之一,向全国推介。
体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此次 " 高考作文论体育 " 释放出的是一个信号,时代的指针正在拨向体育。今天的中国,将建设 " 体育强国 " 设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体育,将在每一个国人的生活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在过去 40 余年创造世所罕见的发展奇迹的深圳,也将在体育领域续写更多 " 春天的故事 "。(郑志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