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记者 高镛舒 通讯员 胡颖仪 孙冰倩报道 " 你们快点来给处理一下,孩子烫伤很严重。" 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经常能听到这句话。只不过这次不是在医院里听到的,而是在广州疫情最严重的荔湾风险地区听到。6 月 4、5 日,连续两天,两名不到 1 岁的婴儿被烫伤紧急求助,烧伤科专家及时到位,为患儿处理伤情。
荔湾高风险区中南街道天嘉市场门口
8 个月大女婴深夜 5% 二度烫伤 医护抹黑蹲地处理伤情
6 月 4 日 21:09,在市红十字会医院驻点白鹤洞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诊科党支部副书记刘剑烽和主管护师吴伟刚结束上一趟出车任务,消毒完救护车,就接到 120 出车任务:在荔湾高风险区中南街道天嘉市场门口,一个 8 个月女婴不小心被热水烫伤,急需救援。刘剑烽立即拨通了患儿家属电话,电话那边是家属焦急的声音:" 这里黑的很,又封路,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刘剑烽在电话里指导家属第一时间处理伤口:" 尽快给烫伤部位冲淋冷水,暂时不要去除烫伤的皮肤,避免进一步损伤。" 并安慰家属:" 我们马上赶过来,请保持手机通畅 "。
救护车立即出车,由于道路封闭,经过多方沟通,110 警察协助,21:55 时才在反复寻找中来到烧伤患儿身边。
经诊断,患儿左前臂 5% 二度烫伤。现场环境昏暗,刘剑烽和吴伟马上蹲在地上为患儿处理伤口。他们用生理盐水冲洗患儿烫伤部位,去除污染物降温止痛,然后用油纱覆盖烧伤纱布包扎保护创面。
综合疫情防控需要和患儿病情考虑,暂时不需要送患儿出高风险区住院就医,为防止感染,刘剑烽嘱咐家属隔天到就近社区换药。在为患儿处理完伤口以后,他们详细询问患者家属接触史和查看穗康码核酸结果,并嘱咐家属最好每天核酸检测,以防患儿需要出高风险区住院治疗。
患儿疼痛减轻不再哭闹,妈妈也停止了焦急的眼泪。爸爸送我们离去时感激地说:" 多谢你们,这么晚还赶来帮我们处理,有你们在,我们就不怕了。"
荔湾区人民医院病区
7 个月大患儿创面复杂 医护耐心换药过程持续 1 小时
6 月 5 日,市红会医院驻点白鹤洞的急诊医护人员收到医务科电话,荔湾区人民医院收治了一位 7 个月大烫伤的婴儿,患儿创面复杂,向市红会医院发起了会诊请求。
医务科立即联系了市红会医院进驻在白鹤洞的急诊科医生黎中华,并马上在院内配备了处理烧伤患者需用到的药物和材料,火速送到驻点交到黎中华手上,当天早上黎中华携同主管护师梁燕琼带上药品出发前往荔湾区人民医院。
进入病区后,黎中华了解到患儿双上肢及胸壁烫伤。患儿家属知道会诊是来自市红十字会医院,有着丰富烧伤处理经验的医生时,马上舒展了眉头表示感谢。
因患儿较小,黎中华和梁燕琼两个人指导家属固定并安抚患儿,一起配合处理伤口,患儿小手很小,涂上药物后又滑,这给换药增加了不少难度,他俩就耐心的一个小手指一个小手指的给患儿缠上凡士林纱布,整个换药过程持续了一个小时。
黎中华还为家属讲解了烫伤护理的注意事项,并告诉家长让他们放心,只要有需要医务人员一定会提供后续治疗帮助。离开时,孩子妈妈一个箭步走到他们前面鞠了两躬连说谢谢,这让医护瞬间愣住,梁燕琼赶紧扶起孩子妈妈,转头已是泪眼朦胧。他们说,只要能换来患者的一句谢谢,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