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06-10
百年奋斗路•百城访初心丨让黄冈革命老区精神代代相传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 立夏时节,湖北省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园内游人如织,讲解员曾祥美向游客深情唱起这首红色歌谣。

曾经名为黄安的红安县,被誉为 " 中国第一将军县 "。这里诞生了一位代主席董必武、一位国家主席李先念和陈锡联、韩先楚、秦基伟等 200 多位共和国高级军事将领。

自 94 年前黄麻起义一声惊雷,红旗漫卷这片热土:3 支红军主力部队在这里孕育成长,14 万英雄儿女舍生取义,万众一心为革命英勇奋斗。

这里的英雄儿女用鲜血染红的奇迹,铸就了 " 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 " 的黄冈革命老区精神。

日前,记者踏上这片红色土地,触摸几代红安人矢志不渝的红色脉动。

" 爹,您的嘱托我没辜负!"

清明节,红安县七里坪镇周七家村村民周显国像往年一样来到村西北山地扫墓。" 红军三烈士墓 " 墓碑掩映在青松之间,碑前摆放着村民自发送来的花束。

沉思中,周显国回忆起了这座墓碑的前世今生:在革命战争年代,一批又一批红安儿女前仆后继、一腔赤诚为革命。

1933 年 3 月 15 日,红军攻克黄石崖后迅速撤离,红军战士在群众帮助下,将牺牲和负伤的人员也随队带离。当时十八九岁的周铭梓虽未参加红军,却对红军队伍充满向往,于是邀约了三名与他年龄相仿的后生,趁天黑摸上了红军战斗过的阵地黄石崖。

走近一块岩石,他们突然看到三位红军战士倒伏在地,均已牺牲。周铭梓和其他村民将三位烈士背到一处山地掩藏起来,砍了些青竹,编了三副竹垫,对三位烈士进行了合墓安葬。

几十年来,周显国遵从父亲周铭梓的遗嘱,坚持和村民们义务照护红军烈士墓。2015 年,红安县民政局重修了 " 红军三烈士墓 ",并在墓地旁立起 " 黄石崖战斗事迹简介 " 石碑,如今已成为当地革命传统教育的 " 打卡 " 地。

" 你为党为国捐躯,我要为你守一辈子!"

在红安县太平桥乡三机厂的平房里,今年已经 78 岁的李香莲反复摩挲着她倚靠着刘长春烈士墓的合影照片,含泪讲述背后的感人故事。

新中国成立后,红安人民紧跟党走,初心如炬,守护和平,用生命谱写英雄赞歌。

1965 年 9 月,刘长春随部队出国参加抗美援越。1968 年春节,入伍八年的刘长春退伍回到家乡与李香莲成婚。

成婚 23 天后,刘长春得知美军在越南安沛省安平县永福乡投下一枚磁性定时炸弹,距我军野战医院和当地小学、居民区较近,危害较大,拆除任务艰巨。他坚决要求回到部队,7 次向上级请战,批准后他带领全班奋战在拆除现场。

1968 年 3 月 19 日,在拆出弹体磁性引信的最危险关头,身为班长的刘长春命令全班战士离开现场,留下他一人拆除。没想到炸弹在高温作用下自爆,刘长春光荣牺牲,年仅 29 岁。

在清理遗物时,李香莲发现他留有一封遗书,上面写着:" 万一我牺牲,请告诉家人我是为革命而死,是光荣的;我枕头包里有 10 元钱,替我交最后一次党费 ……"

刘长春牺牲后,李香莲没有再嫁,与养女相依为命。她感恩共产党,从未向政府提出任何照顾的要求,用一辈子践行承诺:" 你为党、为国家、为世界和平献身,我为你守一辈子!"

" 从贵的话,我们老百姓听!"

到了红安,有种食物不能不吃,那就是红安苕。

曾经,作为黄麻起义发源地的红安人民,不仅积极投身革命,还用一筐筐 " 红安苕 " 滋养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三支红军主力,迎送 " 刘邓大军 " 南下。

如今,这颗 " 土人参 " 成为老区人民奔向幸福生活的 " 香饽饽 "。

" 红安苕摇身一变,成了爆款食品,线上每月卖出上万单。" 红安县城关镇小丰山村支书周从贵说,村里成立红虹食品加工厂和电商公司,发展红苕种植、加工等产业,2020 年,红薯加工给村集体和脱贫户带来近百万元收入。

这个重点贫困村于 2018 年脱贫出列。脱了贫,乡村振兴怎么走 ? 眼瞅着来村里的人越来越多,周从贵想到了发展旅游。

" 从贵的话,我们老百姓听 !" 村里从浙江请来旅游规划团队,将生态菜园和香莲基地打造成采摘游景点。

5 月 27 日,雨后初晴,小丰山村百亩香莲基地美如画,打卡拍照的游客络绎不绝。" 再过个把月莲蓬熟了,游客会更多。" 周从贵说。

如今,红色土地上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传承黄冈革命老区精神,正向着高质量发展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短评:书写红色新答卷

红安,一片英雄辈出的土地。这里,山山埋忠骨,岭岭有丰碑。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经过历史风雨洗礼,用鲜血凝成的红色基因一直在传承,紧跟党走的初心一刻没有变!黄冈革命老区精神,始终散发着耀眼的时代光芒。

红色基因代代传承,红色精神永放光芒。在推动黄冈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黄冈人民大力弘扬革命老区精神,奋力书写破冰突围、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答卷。

见习编辑丨孙悦

责任编辑丨张亚君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来源丨黄冈日报

相关标签

长春 初心 黄冈 黄石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