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06-10
提前查分、花钱补录、教育补贴诈骗,这些招生骗局别再信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季雨)2021 年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每年高考后,总有些不法分子趁机实施诈骗。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法分子的手段不断翻新,一些招生诈骗披上信息化外衣后卷土重来。为让广大考生和家长不要误入此类诈骗陷阱,现代快报记者梳理出 7 类招生常见骗局,江苏警方也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见招拆招,注意防范。

陷阱 1:提前查询分数

高考分数是考生和家长关心的重点。不法分子通过短信,发送带有木马链接的虚假提前查分网址,一旦点击进入,木马病毒便会自动植入手机,从而获取手机所关联的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等信息,进而盗取考生的网络支付账号实施诈骗。

2017 年高考刚刚结束,南京市民刘先生收到一条短信,称黑客能入侵高考系统,能提前查到考生分数,每条只要 200 元,如果想改分,还能加 QQ 号。刘先生正是一名高考考生的家长,他家孩子成绩不是特别稳定,模拟考试几次的成绩相差较大,所以他特别急于知道孩子高考成绩。

刘先生觉得 200 元也不多,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将钱打了出去。对方在询问刘先生孩子的考试号后,当天下午便发来了成绩。刘先生一看,成绩很不理想,当时就急坏了,赶紧找来妻子商量。没想到,妻子听完刘先生的话,当即让其报警。" 这种骗局我们家长群里都知道,就你那么笨,还巴巴给骗子送钱。" 妻子将刘先生教训了一顿。

江苏警方提醒:考生及家人查询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里来历不明的链接。如果不慎点击,要立即卸载手机上的支付宝等快速支付工具,确保资金安全,并在备份手机通讯录等重要信息后,将手机重置或恢复出厂设置,或向专业技术人员求助清除病毒。

陷阱 2:教育补贴诈骗

此类骗局在高考后的一到两周内最高发。通过冒充成 " 教育局 "" 财政局 " 等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主动与考生、家长联系,并准确报出考生的学籍信息,骗取家长或学生的信任,以领取 " 教育补贴 " 需先 " 激活账户 " 为名,让其带着银行卡到 ATM 机上操作,从而盗取其银行账户上的钱。

江苏警方提醒:任何与高考相关的款项发放均不会通过 ATM 机进行!考生和家长收到类似电话或短信,要先与学校及班主任联系,不要随便透露个人信息及银行卡号和密码,以免上当受骗!

陷阱 3:分数不够可花钱补录

" 补录 " 骗局常常出现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骗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 " 打点 " 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也有嫌疑人在考前就用各种借口,让家长交钱保留名额。还有一些骗局中,骗子也会谎称有特殊关系,可以购买 " 内部指标 "" 计划外指标 "。

江苏警方提醒: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 " 招生指标 ",一律不能相信。

陷阱 4:申请助学金、高考补贴等诈骗

骗子利用一些考生家中经济困难,上大学需要通过助学金交齐学费的情况,冒充高校工作人员、教育部门工作人员,或者直接谎称手上有项目,可以为考生申请大学助学金,要求家长先交报名费。考生及家长信以为真,汇款给对方,后来发现根本没有这回事。

这类骗局也曾造成了一些不可挽回的悲剧。2016 年,山东临沂女生徐玉玉被南京某大学录取。之后,徐玉玉接到陌生电话,对方称有笔助学金要发放给她。因之前也曾接到教育部门发放助学金的通知,她并没怀疑,按对方要求将准备交学费的 9900 元打入对方提供的账号 …… 发现被骗后,徐玉玉和父亲去派出所报案。可在回家路上,她突然晕厥,虽经全力抢救,仍因心脏骤停离世。

江苏警方提醒:当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工作人员的电话、信息,要发放 " 国家助学金 "" 返还义务教育费 "" 助学扶助款 " 时,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

陷阱 5:伪造录取通知书诈骗

骗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类似骗局还有制造虚假的钓鱼网站,骗子的目的就是骗取学生的生活费、学杂费。

2019 年高考结束后,丹阳市公安局练湖派出所接到辖区某快递公司快递小哥的报警,这名快递小哥称,他收到了 14 份装有上海某技术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快递包裹,且送达每份录取通知书还会向签收人代收 6 元的资料费交给寄件人。因往年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都是由邮政快递送达考生,今年却由他所在的这家快递公司负责快递,他顿生疑惑,于是报警。

民警打开包裹一看,发现里面装有上海某技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些大学录取通知书乍一看,还挺逼真的,可仔细观察就发现存在好多破绽。譬如,大学录取通知书竟没有大学的盖章。办案民警根据线索,在丹阳丹北镇将犯罪嫌疑人朱某抓获,还搜查出数十份尚未寄出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江苏警方提醒:此类骗局中,骗子的准备工作都会非常专业。不仅会使用和原学校相似的校徽、logo,还配备了所有的课程资料,填写的大学地址也和正版一模一样。为此,考生和家长在登录学校和教育部门网站时,一定要有鉴别真伪的意识。要通过官网认证的链接或学校、教育部门官方发布的网址进入,转账汇款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账号真伪。

陷阱 6:骗取生活费、培训费

冒充学生本人或学生老师,通过电话、发短信、网络留言、发来链接等方式,骗取家长学费、生活费、培训费。这种诈骗形式,从学生高考前到上大学后,一直可以实施,较为常见。

2018 年,在山东读大二的南京姑娘小清(化名)发出求助,称有人假扮她,给她爸爸发短信称,学校请外教来办培训班,要交 38500 元学费。结果爸爸东拼西凑把钱汇过去后,才发现被骗了。

江苏警方提醒:家长遇到电话、短信、网络留言、发来链接要钱的,一定要亲自联系学生本人核实,不要急于汇钱。

陷阱 7:刷单兼职诈骗

高考结束后,不少考生会选择在暑期兼职勤工俭学。" 网上刷单 " 号称 " 足不出户就能赚大钱 ",往往能吸引到不少学生。

江苏警方提醒:" 刷单兼职 " 十有八九都是骗局,诈骗分子一开始往往给一些报酬,待事主深信不疑后,诱骗其不断刷单,不再返还本金和报酬。

不管骗术怎么变化,牢记以下 " 四个切勿 " 和 " 五个一律 "。总而言之,所有骗局都围绕一个 " 钱 " 字,如果在招考过程中有明显的违法违规的费用,就要谨慎对待了。警察在努力抓犯罪分子,学生及家长也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别让诈骗分子有机可乘。

相关标签

考生 招生 高考 江苏 录取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