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临近,近日,深晚记者走访时了解到,随着荔枝、粽子的上市,各式不同口味粽子、不同品种的荔枝被商家摆上了货架,供不应求。据了解,今年,传统口味粽子依旧是市民 " 心头好 ",新奇口味粽子也成了市民新选择。营养学专家提醒,粽子、荔枝产品食用应适量,不宜过多。
▲商家推出的粽子专区。
多品种荔枝已上市
价格同比下降 10% 以上
在福田农批市场,深晚记者看到,不少商家将荔枝摆放在了门店的显眼位置,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选购。荔枝种类包括了桂味、糯米糍、糯米王等,丰俭由人。
水果商介绍,今年由于深圳荔枝大丰收,荔枝价格亲民,基本上每个品种的价格较去年下降了 10 元左右。其中,桂味由于成花期气候温度好,增产达 30% 以上,价格较去年同期同比下降 10% 至 15%。而品质较好、价格也最高的,则是 " 贵妇一点红 ",平均 26 元 / 斤。
据了解,目前深圳大部分品种荔枝已上市,产量和市场流通量大的品种包括白糖罂、妃子笑、桂味、糯米糍、荔枝王和白腊,部分晚熟品种如槐枝、黑叶则未大量上市。华润万家方面透露,目前门店售卖的荔枝品种包括海南妃子笑、荔枝王、白糖罂和茂名高州白蜡、桂味等,不同品种价格从 6.9 元到 19.9 元 / 斤不等。
▲商家将荔枝整齐摆放。
深晚记者走访时了解到,在荔枝品种中,妃子笑价格亲民最受消费者青睐。以天虹生活超市为例,妃子笑是门店荔枝品种中卖得最好的、销售最高的,销售额同比增长呈双位数。
▲商超将荔枝摆满了货架。
传统粽子仍受消费者青睐
" 臭味 "、植物肉等新奇口味粽子销量平平
端午时节,粽子少不了。深晚记者在随机走访家乐福、华润万家等超市时了解到,今年市场上粽子还是以传统肉粽、蛋黄肉粽、豆沙粽口味为主,且最受消费者喜爱。此外,不少商家还推出了松露、水晶粽等品种,供市民选购。
▲粽子专区。
颇为有趣的是,今年,部分品牌还推出了 " 奇特 " 口味的粽子,如以臭味主打的系列粽子。在苏宁家乐福梅林店,深晚记者看到,门店推出了五芳斋的三款 " 臭味 " 粽子,榴莲粽、臭豆腐粽和香辣螺蛳粉粽,让不少市民 " 又爱又恨 "。
深晚记者走访时留意到,随着近年来植物肉的走红,不少商家还推出了植物肉粽子。这些粽子主销 " 低卡高蛋白 ",粽子中的素肉成分来源于大豆蛋白制品、调制豆制品等,通过特殊工艺去除大豆豆腥味,在风味和口感上接近真肉。不过,这类粽子销量平平。据上梅林一大型生活超市销售人员介绍,此类粽子购买的消费者较少,购买者多为想 " 尝尝鲜 " 为主。
▲商家推出的礼盒装粽子。
价格方面,今年粽子整体价格与去年持平,而蛋黄粽和肉粽因成本问题,普遍价格相对较高。此外,多口味的礼盒装粽子也更受消费者青睐,比如苏宁家乐福牵手 " 中华老字号 " 五芳斋等品牌,推出多款定制款礼盒,近期粽子销量就同比增长 179%。
【专家科普】
荔枝、粽子食用不宜过多
粽子虽美味,但也不能多吃。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主任医师张茂祥提醒道,粽子产品应节品尝可以,但因其营养不够全面,卡路里较高,不能长期作为单一食物食用。同时,粽子特别是甜粽的糖分较高,糖尿病人食用要适量食用。此外,粽子多含糯米,老人、小孩及胃炎的人消化能力不强,也不宜多吃。
对于目前市面上售卖的植物肉粽子,张茂祥分析道,植物肉相对低脂,比较适合高血脂病人,但不适合肾功能不全的人。营养成分方面,植物肉营养价值也远不及动物肉类。
张茂祥介绍,荔枝的果糖含量高,空腹食用容易低血糖。食用的时候要适量,过量进食会影响食欲、影响正常营养摄入。至于每次食用多少为宜,则要因人而异,但一般一次食用不要超过半斤。同时,市民在食用荔枝后,应多喝水,多吃蔬菜或西柚等果蔬,以达到中和、调节身体的作用,避免上火。
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 实习生 赵芃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