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陈艳萍 记者 任红娟)" 我们的每个器官都是生命的礼物。"" 只要器官还能用,就要留给有需要的人。"6 月 11 日是第五个 " 中国器官捐献日 ",当天上午,江苏省人体器官获取服务管理中心及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开展了 " 学习党史 传递薪火 生命接力,6.11 中国器官捐献主题活动日 " 系列宣传活动。在普及器官捐赠知识的同时,呼吁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到这场 " 生命接力 " 中来。
对于器官衰竭的病人来说,能够接受器官移植,相当于一次 " 重生 ",但是移植的器官从哪里来呢?2015 年开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成为我国器官移植供体的唯一合法来源。
△ 江苏省人体器官获取服务管理中心主任、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顾民
"2015 年只有 34 名捐献志愿者,2020 年有 5220 名 ",江苏省人体器官获取服务管理中心主任、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顾民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这几年的不断努力,我国器官捐献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至今中国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翻了百余倍, 实现捐献器官 10 万个。但是,中国每年仍然约有 30 万患者因器官功能衰竭等待器官移植,而每年器宫移植手术仅为 2 万余例,所以捐献器官数量同需要器官移植治疗的患者数量相比,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需要更多的捐献者。
公众对器官捐献的接受度究竟如何?顾民说,对于器官捐献,受固有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人还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顾忌。" 我们的每个器官都是生命的礼物,生命消失以后,器官捐献出来,实际上也是一种生命的延续,是一种爱心的体现,也是一个生命的接力 "。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进来。
△ 志友代表邵泽忠
" 我和爱人、儿子媳妇、孙子,我们三代人都是志友 ",志友代表邵泽忠一大早从大厂赶过来参加活动,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志友的队伍。他说,等自己去世以后,把自己有用的器官捐献了。这样不仅能帮助有需要的人,挽救他们的生命,而且是自己生命的延续,他觉得这样做很值得。
据了解,江苏省在 2019 年 5 月启动全省统一人体器官获取的推进工作,全省统一 OPO 依托设置单位为南京医料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 年 11 月,在前期省内各移植医院走访调研后,江苏省卫生健康委、江苏省红十宇会正式发文成立江苏省统一人体器官获取组织,全称为 " 江苏省人体器官获取服务管理中心 ",在省卫生健康委领导和省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委员会指导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人体器官捐献、获取、分配工作、器官移植数据质控等工作。2021 年 4 月 6 日,江苏省人体器官获取服务管理中心正式运行,全省只保留一个器官分配账号,用于登录 " 人体器官捐献人登记及器官匹配系统 ",由省人体器官获取服务管理中心专人负责。
据介绍,中心运行了二个月,已实现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 19 例,捐献器官涵盖了肝脏、肾脏、心脏、肺脏、角膜、遗体等,其中捐献器官肾脏 36 例,肝脏 19 例,心脏 3 例,肺脏 3 例,角膜 16 片、遗体捐献 1 例。捐献器官使 61 人重获新生,16 名患者重见光明,真正体现了 " 器官捐献、生命永续 " 的大爱宗旨。
(通讯员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