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6-12
无瘤生存率提高近10% 广东专家鼻咽癌治疗新成果获国际认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日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应邀在被称为肿瘤学 " 奥斯卡 " 的美国临床肿瘤学年会(ASCO)口头报告由他和孙颖教授团队牵头完成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同时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是中国内地学者独立完成的肿瘤学研究。

由于鼻咽癌发病部位隐蔽,70% 以上患者在就诊时已经是局部区域晚期,需要使用放疗联合化疗的综合治疗策略。尽管 95% 以上的患者在放化疗结束后可达到完全临床缓解,但由于潜伏的全身微小病灶,约 30% 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 3 年内即出现疾病进展。此外,患者在放化疗后身体耐受性较差,难以继续耐受高强度的传统化疗。

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一难题?中大肿瘤防治中心的研究团队把目光放向了一种临床使用多年的经典化疗药——卡培他滨。

与传统化疗使用最大耐受剂量治疗肿瘤不同,通过低剂量、长时间口服的 " 节拍式 " 的给药方式,卡培他滨可长时间维持在相对较低的血药浓度。卡培他滨的这个特点,可在持续抗肿瘤的同时降低毒副作用,尤为适合放化疗结束后患者的维持治疗。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于 2016 年牵头开展了这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共招募了 406 名高危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患者,使用鼻咽癌放化疗后用卡培他滨节拍维持治疗的新模式。该研究于今年顺利完成,研究结果令人鼓舞:患者在根治性放化疗后,使用卡培他滨节拍维持治疗一年,3 年无瘤生存率从 75.7% 提高到 85.3%,提高了近 10%!

同时,该模式安全性良好,与既往传统化疗约 40% 至 80% 的严重毒副作用发生率相比,该模式严重毒副作用的发生率仅为 17%,患者可耐受。值得一提的是,卡培他滨维持治疗一年的总费用不足五千元,并且为口服治疗,用药方便,患者接受程度较高,为高强度放化疗后的患者带来生存获益,同时还惠及基层百姓。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黎秋玲 通讯员 文朝阳 陈鋆

相关标签

鼻咽癌 中山大学 潜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