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晨报 2021-06-13
十四城记·娄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娄底城区高楼被浓浓的云雾笼罩,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建筑若隐若现,宛如仙境。图 / 吴永华

 

娄底双峰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全景。图 / 龚向阳

 

热轧薄板厂生产线一角。娄底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湖南,有这样一个独特的地方,它位居湖南的 " 正中心 ",却讲一口谁也听不懂的 " 温州话 "。它的 GDP 不靠前,却诞生了湖南唯一的中国首富。

     现在,境内的一条街承包了全国约 70% 的打印业务,另一条街上生产了全国一半的小农机。这里的三合汤、辣酱、火焙鱼是湖南人共同的舌尖语言。

     它就是娄底,一个在历史上比广东佛山更尚武的城市。曾国藩、曾国荃、罗泽南、李续宾、刘蓉……这些曾经叱咤疆场的湘军将领都是娄底人。从清代咸丰三年(1853)到同治三年(1864),这里出了 4000 多位湘军将领,《清史稿》专门列传的就有 21 人。

     娄底为什么这么尚武,又为什么这么会做生意?

     长沙用一个星宿命名,娄底用了两个

     娄底,应该是中国最霸气的名字之一。

     娄底以前叫 " 娄氐 ",现在的名字是为了方便识别而改动的。" 娄氐 " 这个名字最初出现在宋熙宁六年(1073),到现在已经有 900 多年历史了。" 娄 " 与 " 氐 " 分别对应着天上的 " 娄星 " 与 " 氐星 "," 娄星 " 是西方白虎七宿之一," 氐星 " 是东方苍龙七宿之一。可以说娄底自古就是两颗吉星争相照耀的地方,白虎、青龙,名字中透着一股霸气。长沙用一个星宿命名,它用了两个。

     位于湖南省几何中心的娄底,有这种地理条件上的自信。娄底西靠雪峰山,东临水府庙,一条涟水穿境而过,形成了山下走廊的交通优势。自古就是沟通湖南中西部的水陆两型枢纽。

     占据着湖南 " 正中心 " 的娄底,在新中国铁路交通布局之初就拿到了首发阵容。沟通东西的沪昆铁路与沟通南北的洛(阳)湛(江)铁路在这里交会而过。由于境内代管的冷水江市是 " 江南煤海 "" 世界的锑都 ",所以连接矿山的 " 米 " 字型铁路在娄底境内修的是密密麻麻。

     高速铁路时代,娄底也可谓阵容豪华,全线通车 6 年的沪昆高铁与规划中的呼南高铁将在这里交叉,让娄底未来有了可以媲美省会长沙的交通格局。

     可是,在交通格局上如此耀眼的钻石级枢纽,在宋代以前都是湖南省最为神秘的地区之一。

     湖南人 " 霸得蛮 " 的精神源头

     生活在娄底西部山区的先民被称为 " 梅山峒蛮 ",直到现在娄底人的体内还抖动着湖南最 " 霸蛮 " 的 DNA。

     被称为湖南 " 胡焕庸线 " 的雪峰山,是中国海拔第二梯队向第三梯队过渡的最后一座巍峨山墙。跨过了雪峰山,就来到了气候宜人、河流纵横的山地走廊娄底境内。

     然而,在鸿蒙之初,娄底的先民却生活在环境相对恶劣,林木遮日,虎狼出没的雪峰山东麓,后来形成了 " 古梅山 " 的山居环境。退居深山的原因,可能跟战争有关。

     看看隐居在梅山的这位大神,就知道梅山文化在湖南的地位。蚩尤,上古古代神话中的战神,九黎族的部落酋长。蚩尤是苗族的远祖,在苗、瑶的神话传说里都占有重要位置。位于娄底雪峰山余脉的大熊山传说是蚩尤故里,大熊山也有 " 苗瑶祖山 " 的称号……

     传说无法考证,不过古梅山人很能打是真的。由于深居洞穴,隐没山林,古梅山人练就了一身本领。梅山武术的祖师爷就是一位类似农民起义领袖张角式的人物,他倒立的形象成为梅山武术的标志。在古梅山,不起眼的山农,可能个个都是有绝学的扫地僧。

     北宋人欧阳修应该对 " 梅山峒蛮 " 的能打有印象。他写了本《再论湖南蛮贼宜早诏降札子》,札子上说:" 湖南瑶人为莫瑶,(他们)火耕水耨,环山射猎,互不统属…… "

     从宋太祖赵匡胤到第六位继承人宋神宗赵顼,宋廷花了 112 年经营、开化梅山。古梅山因为群山环抱,让朝廷鞭长莫及。加上梅山人好武善斗,很难管理,宋朝一直没有直接的梅山管理机构能够站稳脚跟。直到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才用诏安政策说服梅山对外开放。

     此后,被打开的梅山,成为湖南人 " 霸得蛮,耐得烦,吃得苦 " 文化的源头之一。

    

     撰文 / 潇湘晨报记者钱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