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柳卓楠
图 / 黄埔区融媒体中心
近日,广州市黄埔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出炉,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 11 月 1 日零时,黄埔区常住人口达 126.44 万人。
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总数 83.16 万人(原黄埔区、萝岗区六普常住人口数分别为 45.79 万人、37.37 万人)比较,全区常住人口增加 43.28 万人,增长 52.05%,比全市高 5 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率为 4.28%,比全市高 0.35 个百分点。全区人口密度为 2612 人 / 平方千米。
性别构成:男性人口明显多于女性
数据显示,黄埔区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 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120.79 上升为 123.90,比全市高 11.92 个百分点。
分街镇看:17 个街镇中,性别比相对较高的有永和街(139.48)、红山街(138.85)、萝岗街(137.61)、穗东街(137.43)、云埔街(133.36)和夏港街(132.12),均为制造业重镇,男性劳动人口较多;性别比相对较低的有黄埔街(103.61)、文冲街(107.40)、龙湖街(108.35)和长岭街(109.47)。
从分年龄结构性别比来看:0-14 岁人口性别比为 117,15-59 岁人口性别比为 130,60 岁及以上人口性别比 89,显示我区作为制造业大区,对 15-59 岁男性劳动力需求量较大,导致这一年龄段人口性别比明显偏高。
年龄构成:未进入老龄化阶段,人口红利继续存在
全区常住人口中,0-14 岁人口占 15.44%,比全市平均水平高 1.57 个百分点;15-59 岁人口占 76.15%,比全市平均水平高 1.43 个百分点;60 岁及以上人口占 8.41%,比全市平均水平低 3 个百分点。
按照联合国通用的 "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 10% 或者 65 岁及以上占比超过 7%,意味着该地区进入老龄化 " 的标准,黄埔区未进入老龄化阶段。
特别是区内高品质宜居宜业环境吸引大批育龄人口,少儿人口数量和比重呈现较大幅度的回升,0-14 岁人口提高的比重是 60 岁及以上人口提高比重的 2.75 倍,劳动年龄人口及后备力量充足,人口红利仍较长期继续存在。
受教育程度
拥有大学文化程度有 37.76 万人
全区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下同)文化程度的人口有 37.76 万人,每 10 万人口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 29864 人。
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由 15.33% 提高到 29.86%,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增长近一倍。
每 10 万人口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比全市平均水平多 2587 人,比深圳全市平均水平多 1015 人。
流动人口:数量达 69.46 万人,比重超总人口五成
全区常住人口中,人户分离人口为 82.63 万人。全区流动人口 69.46 万人(指常住人口中户口不在广州市内的),占全区常住人口比重 54.94%,流动人口比重超过五成。
庞大的流动人口为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对黄埔区医疗卫生、子女教育、家庭养老等系列社会保障问题提出更高的要求。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