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晨报 2021-06-14
男子一个月生吞200颗杨梅,被紧急送医,结果竟查出恶性肿瘤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六月杨梅红,眼下正是吃杨梅的季节,酸甜可口的杨梅让人欲罢不能,其所含的果酸能开胃生津,消食解暑。

有人一天要吃上好几斤,但有些人吃杨梅时有不吐核的习惯,愣是吃出悲剧,王大伯(化名)就是一个例子!

" 生吞 " 近 200 颗杨梅核

62 岁的王大伯对杨梅钟爱有加,不知道从哪里听说吃杨梅核可以清肠解毒,一直以来,王大伯保持着 " 吃杨梅不吐核 " 的习惯。

近一个月来,王大伯间断性的食用杨梅,并舍不得将核吐掉,每一颗都吞了下去。

一向身体倍儿棒的王大伯突然出现腹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家人赶紧将他送至当地县医院进行治疗。

经 CT 检查后发现胃潴留,胃内可见大量颗粒状物体,密密麻麻,询问得知王大伯近期大量食用杨梅且不吐核,以下影像中呈现的就是没有消化的杨梅核。

在县医院保守治疗后,王大伯的症状并没有缓解,遂转至漳州市第三医院进一步治疗。

入院后,消化内镜室医生在胃镜下实施 " 异物取出术 ",通过异物网篮来回捞了 100 多次,取出 100 多颗杨梅核,目测胃里还有几十颗。幸好发现及时,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竟查出恶性肿瘤

手术顺利   恢复良好

通过胃镜检查后发现,王大伯的胃窦部大面积溃疡,活检病理提示为恶性肿瘤。幸运的是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据医生介绍,很多恶性肿瘤都是 " 沉默的杀手 ",早期都没有 " 报警信号 ",普外二科接诊太多此类患者了,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

定期体检很重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与存活率。

吃杨梅到底要不要吐核?

杨梅核可以清肠解毒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杨梅核较坚硬,无法被人体吸收,如果不慎吞入几颗,一般可通过排便自行排出体外。

但肠道通常相对狭窄,如果一次性吞入太多,容易在肠胃积压,引起肠梗阻,特别是患有肠胃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吞入大量杨梅核容易造成出血、穿孔、肠梗阻等情况。

温馨提醒:

目前正值杨梅丰收季,杨梅中的有机酸对胃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胃炎、溃疡病患者不要贪吃。

同时,杨梅性温热且味酸,牙痛、胃酸过多、上火的人也不宜多食,孕妇也应适当控制。

现在正是杨梅大量上市的季节,再来说一则,关于杨梅的新闻。

郑阿婆心脏骤停经历惊魂一刻  

原来是遭受杨梅的 " 甜蜜暴击 "

6 月 12 日,温州市区郑阿婆赶在端午假期之前从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办理了出院手续,这让阿婆家人悬了十来天的心总算落地了。他们谁也想不到,本是一个孝顺之举,竟然让郑阿婆经历了一场差点要命的 " 甜蜜暴击 ",直接让她住进了医院。

郑阿婆是市区人,今年 80 岁,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合并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症,平时饮食基本上以低盐、低糖、低脂为主。最近天气炎热,郑阿婆胃口欠佳,因坊间有 " 杨梅开胃 " 一说,故孝顺的子女特地送来杨梅给她解馋,郑阿婆吃了杨梅后胃口大开。见开胃有效,第二天子女又买了杨梅给老人吃。6 月 1 日晚上,郑阿婆全身无力、口角发麻、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家人发现不对劲,第一时间将其送到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

医生检查发现,郑阿婆严重心动过缓,低至 25 次 / 分。在准备抢救过程中,她突发四肢抽搐、意识丧失、心脏骤停。经急诊医生及心血管内科医师的通力抢救,急诊行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后,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测血酸中毒明显,血钾为 9.4 毫摩尔 / 升,比正常的血钾高了近一倍。医生说,这就是高钾血症导致的心脏骤停。后来做了血液透析,郑阿婆的病情很快好转。

记者了解到,郑阿婆突发疾病和高龄、肾功能不全,又在服用沙坦类降压药物有关。正常情况下,她可以维持在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但是杨梅富含钾,一下进食过多,肾脏没有能力排出太多的钾,导致钾在人体内堆积,血钾升高,也就是 " 高钾血症 ", 引发心脏骤停。肾功能正常的人,吃杨梅通常不会出现这样严重的问题,因为多余的钾可以通过强大的肾脏自我调节排泄掉。

来源:温州都市报、福建卫生报、杭州日报

相关标签

杨梅 体检 ct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