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06-15
何鄂雕塑作品及图片展亮相甘肃省博物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5 日上午,《一心向党 爱我中华》何鄂雕塑作品及图片展在甘肃省博物馆正式开展。

件件雕塑展示赤子之心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省博物馆、甘肃何鄂雕塑院承办了 "《一心向党 爱我中华》何鄂雕塑作品及图片展 "。

何鄂先生是党培育的新中国第一代女雕塑家的杰出代表,是从甘肃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标志性文化名人,曾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荣获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 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 " 等诸多称号,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 " 文艺终身成就奖 "。矗立在兰州黄河之滨的雕塑《黄河母亲》,就是何鄂先生的巅峰之作,已载入中国雕塑和世界雕塑的史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成为华夏儿女砥砺前行的精神标识。

" 在我们迎来党的百年华诞之际,何鄂先生把数十年积累的红色经典雕塑精品集中进行展示,既是对建党百年的献礼,也是她多年来坚持艺术追求和方向的标识。" 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登渤在致辞中表示:" ‘不徒俯视巾帼 , 直欲压倒须眉’,几十年来,何鄂以饱满的艺术激情,守正创新,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创作了大量融合西北风格、敦煌元素和女性视角的雕塑艺术精品。本次展览,通过一件件雕塑艺术精品,让我们再次领略了何鄂的艺术风采,展示了何鄂一心向党的赤子之心。"

20 多省 " 精雕细琢 " 留传世佳作

此次,共展出了 26 件红色经典雕塑作品和 56 张有代表性的红色雕塑图片,基本上反映了何鄂先生红色雕塑作品的最高水平,展示了何鄂先生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赤子之心,彰显了一名德艺双馨人民艺术家的高贵品格。展览立足当下、回望历史,聚焦陇原和中华大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先驱、优秀党员、重大事件、民族团结、国际交往等主题进行艺术性表达,全面呈现了百年大党的情怀与担当,华夏儿女的梦想和追求,生动再现了在党的领导下的沧桑巨变。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建仁在开幕式上表示:" 在长达 60 多年的雕塑生涯中,何鄂先生始终怀着一颗赤诚之心,牢记一名共产党人的使命和责任,把个人的艺术追求、学术理想同党的事业、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紧紧结合在一起,真正做到了为历史立传、为民族雕像、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抒情。"

千秋伟业树丰碑,辉煌历程入画来。雕塑是一个地区最有生机和活力的眼睛,展示着一个地区文化品质和精神风貌,代表着文化建设的非凡高度。目前,全国有 20 多个省(市、区)坐落着何鄂创作的 200 多件雕塑作品,这些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美的传世作品,像多彩的图画、凝固的音乐、铿锵的诗歌、飘逸的舞蹈,成为传承文明、启迪心灵、服务人民、推动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 艺术为人民 " 的金色种子开花结果

" 我是十四亿中国人中的一个,我是 9000 万中国共产党党员中的一个。" 何鄂先生由衷地表示:" 我是党培养的新中国第一代文艺工作者,1952 年至 1955 年在西北艺术学院入学就是参加革命,享受国家供给制待遇。在预科学习的第一本书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学院引领我们无数次的下乡与农民同吃、同住,春耕、夏收时同劳动,从那时起我与中国农民有了亲近的感情。"

" 所以,在西北艺术学院就埋下了一颗‘艺术为人民’的金色种子。" 她深情地说:"1962 年— 1974 年在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 12 年,使这颗金色的种子在民族文化的母体里得到了孕育,顿悟到五千年灿烂文明的精髓就是两个字‘创造’。1978 年— 2018 年,迎来了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大机遇,这颗在民族文化母体里得到孕育的种子终于开了花、结了果。"

据悉,《一心向党 爱我中华》——何鄂雕塑作品及图片展将于 24 日落幕,这些精美的雕塑作品,必将为广大观众带来一次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洗礼,给陇原儿女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带来更多的启发、激励和更豪迈的动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超 文 / 图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崔凌云

相关标签

黄河 艺术 博物馆 甘肃 甘肃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