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快节奏时代,饮食的节奏也快起来。点一份外卖,不到一个小时外卖小哥就送饭上门;去餐厅就餐,哪怕是点了七八道菜,不出二十分钟菜就全部上齐。进过厨房的人都应该知道,哪怕是最简单的西红柿炒蛋,从洗菜切菜到出锅上桌,也要差不多十分钟的时间。而商家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出菜,这背后的功臣实际是料理包,消费者们以为的厨师现炒菜品,实际上有一部分是料理包加热后就装盘。
使用料理包成行业普遍现象
接到订单,从冰柜拿出对应的料理包,放进微波炉加热,取出装盘。这一套不超过十分钟的备餐流程,是部分外卖商家的常规工作,且也逐渐成为一部分餐饮店的备餐模式。
这种行业内的常态现象,多数消费者却并不了解。" 现在点外卖真的很方便,每天回家已经很累了真的没有精力再做饭了。" 消费者柏青说道,而对于记者告知其外卖使用料理包一事他相当惊讶,表示此前并不知道。" 我一直以为是厨师炒的,真的吃不出来区别。"
" 像那种有十几个菜品的商家,出单量一天几百单,午餐晚餐这种用餐高峰期,没有十几个厨师是赶不上外卖平台的出餐速度的,要想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提高效率,只能用料理包。" 某料理包供应商告诉记者。
据该供应商介绍,他可供应几十种不同菜品的料理包,包括我们在外卖中常见的卤肉饭、香干炒肉、辣椒炒肉等,甚至连炒饭都有,不仅是主菜,配菜、粥水等都有,价格在 2-15 元之间," 多买有折扣,这些料理包冷冻保存保质期为一年,买多了也不怕,一年内绝对能卖得完。"
" 如果料理包成分卫生安全合规,我可以接受,但是商家有必要向消费者说明,而不是打出高价假装现炒来忽悠消费者。" 消费者小刘说道。
餐饮业降低的准入门槛
" 现在开个餐饮店成本真的很低,过去要考虑店铺选址、租金、人工等成本,现在只要有个微波炉,在自己家里就能做个外卖店。" 某外卖店老板说道。他的外卖店就在自家楼下,居民区小巷子里的一个门面,没有专门聘请厨师,他和妻子两个人就撑起了门店的运转。每天饭点前,提前蒸好两大锅米饭,然后加热料理包,之后交给骑手,他们的工作就完成了。
" 料理包是行业趋势,现在什么都讲究一个工业化生产,料理包就是餐饮行业的工业化。" 该外卖店铺老板介绍道,他也曾投资过餐饮店,但是失败了。他认为,使用料理包不仅仅是大大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工业化的生产也让菜品口味质量更稳定,甚至减少了 " 菜里有头发 " 这种事件的概率。至于食品安全问题," 现在确实有许多黑作坊,但是只要选择正规的料理包商家就没问题。"
打开各大料理包供应商的页面,宣传点都在着重强调 " 成本低 "" 不需要厨师 "" 投资小 " 等字眼,甚至连配方供应商都能定制,然后再批量生产,冷冻存储,让其口感 " 无异于现炒 ",其页面写出的合作伙伴不乏知名餐饮品牌。
千亿级别的预制菜市场
料理包并非新兴事物,实际上它在中国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发展历史。而近两年的火爆,行业人士将其归功于外卖的流行。" 在快节奏的生活大环境下,社会化餐饮需求在扩大,快餐、外卖、团餐等能够快速解决吃饭问题的餐饮类型迎来快速发展期。" 西部证券的一份研报认为,面对这种消费趋势,能突破产能瓶颈,满足中餐种类多样化、生产标准化的料理包便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2024 年中国料理包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出,2019 年,我国料理包行业市场规模达到 71.1 亿元。国海证券的研究报告则显示,我国目前的预制菜市场存量约为 3000 亿元,未来 6-7 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万亿元。
庞大的行业体量当然少不了资本关注。2020 年 12 月,预制菜企业味知香 IPO 成功过会,被称为 " 预制菜第一股 ",公开资料显示,2020 年实现营收 6.22 亿元,净利润 1.25 亿元,毛利率 / 净利率分别为 25%/20%。2021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2851 万元,同比增长 38.94%。2021 年 3 月,预制菜品牌珍味小梅园获数千万元融资;眉州东坡旗下的王家渡食品完成近亿元 A 轮融资。
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社会各界对料理包的质疑也从未停歇。料理包的食材是否健康卫生、生产制作流程是否规范,商家的使用是否合规、是否存在逾期使用料理包的情况,这些都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
潇湘晨报记者 申潇轶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