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下一件大事就是填志愿。
六月,高考择校正在进行。各大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去向成为重要指标,其中 " 九校联盟 " (以下简称为 "C9")的毕业生就业表现无疑将被纳入重点考量范围。
作为国内首个顶尖高校联盟,组成 C9 的九所高校均为国家首批 985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及西安交通大学。
哪些城市仍具潜力,哪些行业前景明朗?在总人口受教育程度不断增高的情况下,继续深造和加入就业大军,C9 毕业生的选择又如何?
21 世纪经济研究院梳理了 C9 高校最新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除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使用 2019 年报告外,其余 7 座高校均为 2020 年报告数据),试图为即将面临选择专业的考生和家长提供一些线索和参考。
哈工大、西安交大本地就业回流显著
志愿填报,究竟是选大学还是选城市?
一方面,大学所在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关系到学生的未来择业。另一方面,在城市的人才竞争中,以 C9 高校为代表的毕业生也是各地争抢的目标群体。
注:哈工大本部统计口径不包括博士,其余高校人数包括本硕博。数据来源:C9 就业质量报告 21 世纪经济研究院统计
统计显示,近两年,广东和上海并驾齐驱,已成为 C9 毕业生首选的就业城市。上海在毕业生心中仍是 " 最能留住人 "" 来了就不想走 " 的城市,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生留沪比例分别高达 66% 和 72%。
而选择北京的意愿似乎正在 C9 毕业生心中悄然降低,除北大清华占了属地优势依然榜上有名外,北京仅出现在西安交大 TOP3 榜单中的第三名。这一点,从清华大学 2020 届毕业生超半数选择在京外就业也可见端倪。清华大学 2020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本校赴北京以外就业的毕业生比例已连续八年超过五成。
人才流失一直是东北地区面临的问题。2018 年,哈工大留在黑龙江的本硕毕业生占比仅为 9.20%,且多以本科生为主,远低于其他 8 所高校。由于考生报考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的分数高于本部,使得哈工大成为 " 选学校还是选城市 " 这个话题的典型案例。不少人认为,正是地理位置限制了本部的自身发展。
可喜的是,从报告来看,哈工大毕业生在近两年有了回流趋势。相较 2017 届毕业生,2018 年、2019 年哈工大本科毕业生留在黑龙江的意愿有所增强。2018 年,哈工大本科毕业生留黑就业人数共增加 72 人。2019 年,哈工大毕业生留本地占比从 9.20% 持续上升至 11.89%。2019 年,哈工大本科签约就业毕业生共 1264 人,有 326 人留在黑龙江;硕士签约毕业生共 2730 人,有 149 人留在黑龙江。
实际上,黑龙江省在 2019 年接连出台多项人才引进举措,其中以 " 头雁行动 " 尤为突出。这一行动为黑龙江省留住了科教领域的重点优秀人才,集聚了各类高层次人才 873 人。新晋 4 位院士,在黑龙江工作的两院院士达 42 位。
与哈工大的情况类似,西安交大毕业生本地就业也呈回流趋势。2020 年陕西省就业毕业生占总人数的比例相对于 2017 年来说增长了约 20%,并且已经保持了连续四年增加。2017 年以来,陕西省各地出台了人才新政、户籍新政、创新创业新政等一系列吸引人才的政策和配套措施,城市整体吸引力不断增强,效果已初步显现。
" 一带一路 "、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战略重大工程汇集的优秀资源,也吸引了 C9 毕业生的大量流入。从城市群的视角来看,C9 毕业生的选择具有显著特征。
其中,京津冀地区和长江经济带对 C9 毕业生的吸引力相对较高,在就业地区 TOP3 榜单中各上榜 6 次。北京大学毕业生选择留在京津冀地区发展仍属主流。虽然毕业生留在京津冀地区的总人数变化不大,从 2017~2019 三年间一直稳定保持在 46%~48% 之间。但值得注意的是,博士生所占比重却在稳步上升,从 2018 年的 294 人跃升至 2019 年的 465 人,增幅超过 10%。
数据来源:C9 就业质量报告 21 世纪经济研究院统计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家鼓励扎根基层、深入西部的大背景下,推动毕业生奔赴西部地区成为 C9 高校研究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标准之一。21 世纪经济研究院发现,除了西安交通大学由于地处陕西属西部地区,属地效应使得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生留陕就业比例较大之外,整体而言,C9 高校毕业生赴西部就业表现并不突出。仅有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在近三年赴西部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微弱上升,上升幅度均在 0.5% 左右。北京大学在已公布的近三年数据中甚至出现逐年递减的趋势,2017 年毕业生赴西部地区就业比例为 8.3%,2018 年为 7.5%,到 2019 年这一数字降至 6.9%。可以看出,人才持续地向东部地区涌入,扎根西部的意愿不足。
教育业与 IT 热度持平
在毕业去向上,C9 中有 7 所高校本科毕业生的第一选择是升学深造。
据统计,C9 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升学率(包含国内升学和出国出境升学)为 34.72%,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升学率最高,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47%,其次是清华大学,为 43.5%。
对于加入就业大军的学生而言,哪些行业和公司最受 C9 毕业生青睐?从 C9 就业报告显示的 Top3 行业可以看出,IT 依然热门抢手,共上榜 7 次,教育行业也显示出对毕业生的强劲吸引力,同样上榜了 7 次。制造业和金融业的热度较往年有所减退,分别只上榜了 4 次和 2 次。(注:为统一指标口径,不同院校使用的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IT 业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等统称为 "IT"。)
数据来源:C9 就业质量报告 21 世纪经济研究院统计
较高的薪酬待遇,是吸引 C9 毕业生大量进入教育行业的重要原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教育行业人员 2019 年平均工资为 97681 元,2018 年平均工资为 92383 元,增幅为 5.7%。
再来看 C9 毕业生选择就业单位的情况。上榜次数显示,华为依然在抢占优秀毕业生资源中独占鳌头。除浙江大学暂未对外公布就业单位数据外,另 8 所高校中,有 7 所院校就业榜单 Top1 是华为。此外,阿里巴巴也成为破除腾讯 " 独占 " 榜单局面的互联网公司,与腾讯 " 二分天下 ",分别上榜 3 次和 2 次。与此同时,C9 毕业生依然非常青睐央企,中国建筑、中国航天科技、国家电网等企事业单位仍保持着对人才的吸引力,均在 TOP3 中榜上有名。
数据来源:C9 就业质量报告 21 世纪经济研究院统计
对于 C9 博士毕业生来说,进入高等教育单位仍属主流,平均占 C9 博士毕业生总人数的 46.52%。其中,南京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本部)最为突出,分别有 60.77% 和 59.61% 的博士生毕业后进入高校。相比之下,清华博士毕业生更倾向于进入业界工作,流入高校占比仅为 25.3%。
数据来源:C9 就业质量报告 21 世纪经济研究院统计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