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有这样一批人,他们坚守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用初心和使命为民谋福,带领基层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今年 46 岁的新泰市龙廷镇党委书记张仕峰,就是其中之一。
龙廷镇位于新泰市东部,地处山区,没有任何经济优势和区位优势,贫困人口多为年老体弱、没有劳动能力的弱势群体,不论是省市级贫困村数量还是贫困人口数量,龙廷镇都占到了全市的十分之一。面对如此庞大的脱贫数量、如此艰巨的脱贫任务,作为镇党委书记的张仕峰不等不靠,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龙廷特色的脱贫攻坚道路。2020 年,新泰市龙廷镇顺利通过各级脱贫工作验收,在脱贫攻坚考核中位居新泰市所有乡镇第一名,获得新泰市脱贫攻坚考核一等奖。
扶贫工作只有把贫困原因搞清楚,扶贫才能做到对症下药。为此,张仕峰通过排查掌握群众致贫原因,按照因病、因学、因灾、缺劳动力、缺资金、缺技术等情况进行一户一册分类统计,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帮扶措施,做到户户有措施,户户能增收,真正把 " 绣花 " 功夫用在了脱贫攻坚工作当中,最终确定了一条融合产业扶贫、项目扶贫、社会帮扶以及政策兜底的山区脱贫思路。
思路有了,便开始有目标、有步骤地实践。张仕峰依托全镇规模较大的林果、丹参、蔬菜三大种植产业,通过大户帮扶、技术扶持等形式,帮助一部分劳动能力弱且具备一定农业种植经验的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通过旅游扶贫,以掌平洼、上豹峪为中心辐射带动全镇发展农家乐和采摘园,实现集体增收,带动更多农民致富;让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享受旅游项目分红、土地流转赚租金等形式增加家庭收入。
"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在脱贫攻坚行动中,张仕峰主动包保全镇最困难的村,带头定期到贫困户家中走访,把贫困户当亲人,主动帮助贫困户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严格落实好脱贫政策,用真情实干为民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张仕峰聚焦贫困村 " 五通十有 " 标准,量身定制贫困村脱贫方案,目前全镇 " 户户通 "、饮水工程全部建设完成,建设 " 四好 " 农村路 108 公里,村村配备党群服务中心、文体广场、卫生室,所有省定贫困村 " 五通十有 " 建设任务全部完成。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小敏 编辑 朱冰 审核 聂艳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