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新闻丨湖北 2021-06-17
乾陵博物馆的馆藏文物“长毛”了?官方:确有其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博物馆里的馆藏文物在展示柜里长毛了?这什么情况!

日前,有网友发布了一条 " 在乾陵博物馆看到这两件文物长毛了,是咋回事 …… 保存温湿度不到位吗?" 的微博。

网友微博截图

红星新闻记者看到,在网友发出的图片中,意见类似于陶制人像的文物四周长满了小绒毛,在光线的照射下仿若一只 " 金丝猴 "。网友纷纷留言 " 毛未免太多了点吧 "" 貂裘大衣不错嘛 ",还有网友从学术角度出发表示," 我老师说,可能是因为展柜环境潮湿,陶俑里面的盐分被析出来了 "。

到底怎么回事?是博物馆文物保存工作没做到位,还是真有不可控因素?

为此,红星新闻记者采访到了乾陵博物馆副馆长陈女士。她告诉红星新闻记者:" 是有这么个情况,是 6 月 12 日发现的。现在已经做了处理。" 陈馆长表示,因为此前该文物遇到天气、温度变化原因,出现盐析,呈现出网友拍摄下来的类似于文物长毛的情况," 文物已经撤展下来了,现在文物已经在文物修复室里,已经做了处理、养护。我们联系了相关文物专家,将对文物进行近一步检查。"

网友发图

据悉,该件文物是一件陶制胡人俑。但并非所有陶器都会出现盐析情况,陈馆长表示,有些陶制文物做过脱盐处理,就不会因为温、湿度变化出现盐析,而有些陶制文物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做脱盐处理,就会在一定环境下出现盐析。陈馆长表示," 之前这一例文物也发现过类似情况,只是它(出现问题)的频率、频次很难确定。展柜里面有温湿度调节。当我们发现这种情况后,就及时做了处理。"

乾陵博物馆是中国陵墓博物馆,是唐高宗李治与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之地,是全国乃至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夫妇皇帝合葬陵。乾陵附近还有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及懿德太子墓。景区亮点是乾陵 " 无字碑 ",也称丰碑,是为女皇武则天立的一块巨大的无字石碑。无字碑是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凿而成的,给人以凝重厚实,浑然一体的美感。

网友:毛绒绒的,其实也有点可爱

来源:红星新闻 网友评论 百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