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都市报讯 全媒体记者陈阳报道:16 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传来消息,经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北京时间 6 月 17 日 9 时 22 分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这也是聂海胜第三次 " 飞天 "。
" 我和聂海胜同住一间寝室。"16 日,记者联系到聂海胜在南昌工作期间的战友周家平,他说聂海胜性格沉稳、心理素质过硬,在专业领域是大家的榜样。聂海胜不但在江西服过役,还是江西女婿。英雄城南昌,是聂海胜生活、工作过 11 年的地方,也是他航空事业 " 起飞 " 的地方。
1、57 岁第三次执行 " 飞天 " 任务
聂海胜于 1964 年出生在湖北襄阳农家,兄妹八人,排行老六。
高中毕业后,聂海胜 1983 年 6 月于空军长春飞行学院(今空军航空大学)入伍。1987 年,毕业就分配到了江西,在江西工作了 11 年。
1998 年 1 月,聂海胜正式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妻子聂捷琳为了支持丈夫的航天事业,不久也跟随丈夫从南昌转战北京,成为一名航天科研员。
2005 年 10 月 12 日,我国第一艘执行 " 多人飞天 " 任务的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升空,5 天后,航天员聂海胜、费俊龙圆满完成任务后返回。
8 年之后,已是少将军衔的聂海胜再次出征,与航天员张晓光、王亚平共同执行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获圆满成功。
2019 年 12 月,聂海胜入选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乘组,担任指令长,这是他第三次执行 " 飞天 " 任务。
6 月 17 日,已 57 岁的聂海胜将搭乘神舟十二号再度遨游太空。
2、性格沉稳心理素质过硬
据聂海胜战友飞行员周家平介绍,1994 年至 1996 年,他曾与聂海胜一同在空军驻赣某部学习,两人同住一间寝室。
" 聂海胜是我的副大队长,平时的性格相当沉稳,话不多,心理素质过硬。"周家平回忆道,作为飞行员,心理素质尤为重要。
有一次,聂海胜在驾驶飞机执行训练任务时,飞机发生故障,从 5000 米的高空坠落,塔台指挥聂海胜保持飞机状态,实施 " 空中开车 "。聂海胜按照程序实施 " 开车 ",但没有成功。他又立即报告塔台,塔台指挥员再次询问飞机高度,他回答:"2000 米。" 塔台指挥员随即发出指令,让聂海胜准备跳伞。聂海胜回答:" 我再试一次。" 结果,聂海胜的飞机在第二次 " 空中开车 " 失败后,飞行高度只有 500 米时,他才离机跳伞。
几秒后,飞机以较小的俯角撞向地面坠毁。聂海胜的伞降点距飞机坠毁点仅 100 米。飞机坠毁后,携带的航油、炮弹发生爆炸。巨大的气浪把聂海胜推倒在地,所幸他毫发未伤。
" 这种突发状况,不是每个飞行员都能做到的,全凭过硬的飞行技术和丰富的经验。" 周家平感慨道,聂海胜在专业领域是大家的榜样。
3、聂海胜是南昌女婿 对江西感情深厚
周家平告诉记者,聂海胜不但在江西服过役,还是江西女婿,爱人聂捷琳曾在解放军第九〇八医院(原九四医院)工作过,是一个地道的南昌人,所以聂海胜算是半个江西人。
从一件小事中,可以看出聂海胜对江西人的情感。在甘肃酒泉,2003 年 10 月 15 日,当 " 神五 " 成功送上天后,作为中国载人航天首飞航天员梯队成员的聂海胜在返回航天基地的路上,突然听到人群中有人在喊:" 聂海胜,我们是南昌人,我们是江南都市报的记者 ……" 聂海胜听到声音后,立即与大家握手,一边走一边说:" 我也是南昌人,我们是老乡,我知道你们 ……" 海胜回到北京家中后还激动地对其岳父岳母说,在酒泉发射中心碰到了南昌人,感到特别的亲切。2017 年,聂海胜在一次接受江南都市报记者采访时就说,其对江西很有感情," 我的家就在这里,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
4、亲人眼中的飞天英雄:关心妻女孝敬老人
聂海胜的精力除了奉献给事业,其余就全倾注在了家人的身上。聂海胜小时候数学成绩特别好,在教育女儿时尤其注重提高她的数学水平;对于妻子他也爱护有加,因担心妻子有高血压,他从不让妻子吃肥肉等高脂肪食品。
对待老人,聂海胜更是细心孝顺,夏季的南昌堪称 " 火炉 ",他怕岳父岳母在南昌受不了,每年夏季一到,他就催岳父岳母去北京避暑。岳父岳母到了北京,聂海胜又担心两老不习惯北京的干燥气候,特意去买了个加湿器。
小舅子聂捷勇曾告诉江南都市报记者,姐夫是一个令他尊敬的兄长,是一个有追求的男人。作为空军飞行员的时候,海胜曾经说,他志在蓝天,希望飞得越高越好。在生活中,海胜也是小舅子眼里的榜样。" 半个南昌人 " 聂海胜最爱吃藜蒿。据其亲人介绍,一盘藜蒿炒韭菜他一个人就可以一扫而空。
5、" 神舟十二号 " 飞船有不少江西元素
晶体管保障飞船接收地面指令
晶体管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从发射到太空运行,飞船需要受地面各种指令控制,晶体管的作用就是开关、放大、传递、执行各种指令。每次发射,都有数万只这类电子元器件参与这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江西联创特种微电子有限公司拥有国内唯一小功率场效应晶体管国军标生产线。据该公司工作人员陈国华介绍," 神舟十二号 " 飞船就采用了结型场效应晶体管,用于遥感遥测系统。
江西产设备供航天员日常训练
航天员肩负着重要使命,选拔和训练都很严格。太空生活给人体带来的两个最主要的影响,就是超重和失重。在地面怎么进行超重训练呢?答案是通过离心机圆周运动给人体加载。
位于景德镇市的航空工业直升机所自 1996 年开始研制航天员超重训练设备,以大型载人离心机为主体,具有仪表及噪声模拟功能的飞船上升段和返回段的综合试验模拟器,1999 年 12 月正式交付验收,主要用于航天员的超重耐力选拔和超重适应性训练,杨利伟、聂海胜、费俊龙、景海鹏、陈冬等航天员,均在此设备上进行过训练。如今,该套设备提供给神舟十二号航天员日常训练使用。
航天员座椅为 " 江西制造 "
在航天员坐椅的保护下,不管是飞船起飞、变轨,航天员始终处于舒适、安全的状态。
航空工业直升机所从 1997 年开始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承担研制座椅工程," 神舟一号 " 至 " 神舟七号 ",以及 " 神舟九号 "" 神舟十一号 " 都装备了 " 江西制造 " 航天座椅。此次," 神舟十二号 " 又采用了由该所研制的座椅。
专家介绍,航天员在飞船中如同婴儿在母体中保持一种蜷缩的坐姿,这就要求人体与座椅非常贴合,对座椅的重量控制、装配精度和制造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很高。
值班编辑:邬薇
值班审核:吴剑锋
值班编委:杨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