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每当夜幕降临,盐田区梅沙街道小梅沙社区篮球场依然灯火通明,雨棚下尽是社区一群 " 女超人 " 忙碌矫健的身影,交织着艰辛而无悔的付出。社区党委书记陈婷婷说," 大家都想不到这群瘦小的‘娘子军’挺能扛,一直坚持在岗。" 戴上口罩、换上防疫服,陈婷婷、刘依、刘美君等 17 名 " 女将 " 秒变 " 女超人 ",用自己的一份力量守护美好家园,为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构建防疫的 " 铜墙铁壁 "。
陈婷婷 (1983 年 党员 社区党委书记)
指挥员:半个月没见家中二娃 8 个深夜睡在办公室
领取物资、摆放桌椅帐篷、引导秩序 …… 社区党委书记陈婷婷撑伞在雨中张罗。" 大家都忙,活总是要有人干的,早一点干完,早一点安全。"5 月 31 日从早上 6 点多醒来一直忙活,陈婷婷走了 2 万多步。
"18 时至 23 时开展一人一管全员核酸检测。"6 月 2 日,陈婷婷在社区会议室里用沙哑的嗓音部署工作。凌晨 1 时,已经是她第八天忙累了直接倒头睡在办公室的深夜。最少的时候只睡了 2 小时,这是她近日工作的日常。
" 我今天中午去看王二毛了,我走的时候要跟我回家,唉 ……"6 月 6 日中午,老公王加辉发来微信,晚上陈婷婷看着内容心中泛起一阵酸楚。老公在区网络中心负责数据分拨,同为 " 战友 " 并肩前行,俩人半个月顾不上家中的娃。
" 只有做好现在的事情。有了大家,才有小家。" 陈婷婷说," 大疫当前,坚守岗位是我的本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我的义务 "。在基层工作 16 载的她,虽然看起来瘦小,再累的时候也是一脸乐呵呵的模样。
刘依(1992 年 党员 社区两委委员)
信息员:穿防护服 6 小时 采集录入 718 名人员信息创纪录
傍晚时分,在小梅沙社区篮球场核酸检测点,人逐渐多了起来。" 如果没法出示深 i 您健康码,又没带身份证,我这边可以手动输入,麻烦您报下姓名、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码 ……" 信息员刘依已经穿了 6 小时的防护服采集录入信息,满眼疲惫。5 月 31 日全区全员第三次核酸采样,她采集录入 718 名人员信息,创下个人信息员以来最高记录。
5 月 29 日下午,她任小梅沙工地组信息员后,还挨家挨户敲门扫楼至凌晨 2 时才结束工作。6 月 8 日早晨 7 时,她便前往隔离点协助核酸检测采样 35 人,负责测温登记。"24 小时随时待命,随叫随到!" 尽管身兼数职,这名 90 后的女青年并没有怨言,始终坚守冲锋抗疫一线。
刘美君 (1988 年 群众 网格员)
数据员:一天打 200 多通电话 通宵达旦整理资料
" 您好!您从哪里来?最后一次是什么时候核酸?"" 什么时候打疫苗?"…… 这是数据员刘美君拨通电话询问居民的场景。
她坦言,刚开始记忆没那么好,现在都能脱口而出。如果遇到电话关机、不接联系不到本人,她都在一旁做了记录。" 会继续追踪联系到认识的人或者上门核查。" 她透露,偶尔会碰到居民不理解,但稍微安抚就好了。
6 月 2 日,3 名数据员 " 临危受命 ",不知不觉打电话和整理资料奋战到天亮。刘美君眼睛带着血丝,仍坚持核对收集好的数据。一天下来,她打了 200 多通电话,已然是口干舌燥。在陈婷婷眼里,刘美君这名梅沙本地儿媳,尽管看起来瘦小但却拼尽了全力。
深圳晚报记者 彭彩萍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