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6-17
深晚报道|《觉醒年代》叩开年轻观众心门!广东卫视热播观众热情“三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主旋律影视作品能与年轻人的审美和接收方式无缝对接吗?用真诚叩开观众心门的《觉醒年代》做到了!无数网友从催更到 " 二刷 ",甚至本周随着广东卫视的播出开始 " 三刷 ",这部年度热剧不仅收获豆瓣 9.3 的评分,被 " 自来水 " 们疯狂推荐,还成为第 27 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大赢家,拿下最佳导演、原创编剧、最佳男主角三项大奖。热搜上了一个又一个的《觉醒年代》到底有何魅力,如何激发青年一代的观剧欲望,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 高考 " 入题再上热搜

《觉醒年代》今年 2 月在央视首播时,没人能想到这样一部红色 " 党史 " 剧会大爆。毕竟 " 全景式展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清晰反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中国共产党创建全过程 " 的剧情梗概一听便令人想起板正的历史课本。

但出人意料的是,播出不久,在社交平台上《觉醒年代》得到了大量年轻网友与观众的喜爱,"00 后来打卡 " 的弹幕每隔几秒便一闪而过。目前有 21 万人在豆瓣打出了 9.3 的高分,且卫视已播出至第三轮,大家对于人物与情节的讨论依然热度不减。

今年高考后,《觉醒年代》再度被推上热搜。2021 年高考全国甲 / 乙卷、全国新高考 I/II 卷、北京卷、上海卷等语文作文题均围绕家国、青春、奋斗、理想等立意展开,这与《觉醒年代》很多台词不谋而合,众多网友纷纷表示,今年高考作文像是最近大火电视剧《觉醒年代》的观后感,这部剧堪称 " 行走的素材库 "。

让年轻人产生情感共鸣

" 建党历史剧 " 成 " 流量 " 黑马,意外吗?究其原因,赢在 " 真诚 " 二字。

首先是编剧真诚。《觉醒年代》中人物众多,除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还彰显了陈延年、陈乔年、赵世炎、邓中夏等一批志存高远的革命烈士,尤其陈独秀的长子和次子陈延年、陈乔年,20 多岁就慷慨赴死,两人牺牲的画面是《觉醒年代》中最催泪的部分。编剧龙平平表示," 你光写陈独秀和李大钊,那还是教科书内容,你要拓展起来,他们的家庭生活、父子亲人关系,朋友之间的友谊等等,有志同道合,也有矛盾冲突。" 的确,年轻人喜欢《觉醒年代》,因为作者让书中先辈更具普通人的情感与性格,变得更可信可敬、可爱可亲,李大钊憨实,陈独秀傲娇,胡适 " 妻管严 "…… 消弭了历史人物与当下年轻人之间的距离。延年和乔年则让年轻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产生了情感共鸣。

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手法,《觉醒年代》中所有的大事都是真实的,时间、地点、人物、过程,都有事实根据,甚至连细节都真实到让人惊叹。《新青年》《每周评论》《共产党宣言》等杂志文本,都是仿照档案馆里的原件用 1:1 的新闻纸复刻的;南陈北李海河边相约建党那场戏,12 分钟左右画面花了 6 个月做特效,换天换地,建水面,加气氛,造出油画质感;为表现北京城的风沙漫天,剧组专门买来土筛了 4 遍,然后才变成细沙吹起来;陈独秀门前的泥路和车辙,是美术部门做出来的,一铺就是几十米上百米。导演张永新一直坚信," 今天的年轻人是喜欢真善美的,他们不是不喜欢看主旋律,而是不喜欢虚假的、套路的、糊弄人的作品。"

还有重要的一条是情感真诚。有人说《觉醒年代》充满理想主义、浪漫主义,让年轻人某种沉睡的基因被激活了。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士袁园深以为然,在她看来,救亡图存的年代,大家为了共同的理想在一起,而当下社会,商业浪潮扑面而来,更强调竞争,个人发展更趋多元化。同时,这种环境下人会有一种孤独感,他内心其实需要看到人和人再一次因为共同的理想、因为美好的事物连接起来。" 所以当《觉醒年代》这样一部文艺作品理解了年轻代际的人,他们的文化背景、当下的处境、情感触动点,得到共鸣是一定的。" 他们将万千情愫和感动融在弹幕中:"《觉醒年代》有续集吗?你现在的幸福生活就是续集。"

深圳晚报记者 赵伟君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