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6-17
深晚报道 | 福田交警:锚定“全域首善,交通先行”目标 巧解超大型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难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红灯亮起,行人、非机动车在路口斑马线前耐心等候;行人走在斑马线上,车辆纷纷减速让行;马路上,志愿者们不时对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劝导,向市民传播绿色出行理念 …… 点点滴滴的细节,勾勒出一条条 " 流动文明 " 的风景线,文明交通的风尚在整个福田愈加浓厚。

交通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窗口,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直观体现。作为深圳 " 首善之区 ",福田对标 " 全域首善,交通先行 " 行动目标,在全区范围内积极开展一系列交通文明创建攻坚行动,营造文明、安全、畅通、有序、和谐的交通出行环境与氛围,探索符合 " 首善之区 " 定位的交通文明治理新模式,为福田建设现代交通治理 " 先行示范区 " 贡献力量。

▲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福田大队副大队长林桂炎接受采访。

" 因疾施治 "——

" 百日行动 " 巧治交通痼疾

如果把城市交通比作身体经脉的话,随着城市更新、人口流动,总有些脉络会打结、阻塞。在深圳市福田区,交通综治 " 百日行动 " 就是一把 " 手术刀 " ——自 2020 年 9 月起,在区领导带队走访调研下,福田区针对交通顽疾 " 因疾施治 ",开展了一系列精细化治理行动,针对各类交通顽疾巧做 " 加减乘除 ",实现了交通环境的 " 大变身 ":巧做 " 加法 ",针对 " 中心城区停车难 " 等顽疾,增设共享车位,新配建商办楼宇、小区停车位 3601 个,新增机械式立体停车位 147 个,新提供共享车位 2086 个,统筹推进城中村、社区、商圈等人员密集场所停车库建设;巧做 " 减法 " 和 " 除法 ",积极开展交通 " 疏堵大改善 ",例如华强北采用 " 微创手术 ",在华强北片区设立 " 货车限时通行区 ",大幅提升通行效率,香庭二街由原来的双向双车道改为部分时段单行道,让接送孩子的车辆 " 即停即走 ";巧做 " 乘法 ",开展 " 交通大优化 " 行动,拓宽提升慢行系统,增铺人行道、自行车道,增加道路连廊建设,使行人、非机动车的通行更安全舒适,高品质的 " 公交 + 步行 + 自行车 " 的慢行城区,让城市逐渐变得更有序、更安全、更宜居、更美好 ……

▲交通综合治理百日行动现场。

据了解,从 2020 年 9 月福田推进交通综合整治 " 百日行动 " 以来,实现了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文明指数同比提升(分别提升 1.43%、4.99%、1.96%),畅通的道路交通切实改善了群众出行环境,更为深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而每一项成果的背后,正是福田交通部门凝心聚力,构建最安全、最畅通、最文明、最智慧、最绿色、最和谐的现代交通治理 " 先行示范区 " 的决心,以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作出的不懈努力。

▲车辆在路口有序通行。

道路交通作为城市的 " 动脉 ",一尺一寸都关乎民生。据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福田大队副大队长林桂炎介绍,福田交警集中力量,通过执法、管理、服务 " 三位一体 " 严查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为减少伤人、亡人交通事故,保障市民生命财产安全,以预防事故为主,加大对风险隐患较大的重点车辆、重点违法打击力度,例如泥头车冲禁令、闯红灯,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伪造变造号牌、涉酒驾驶,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走机动车道等。同时加大交通宣传、隐患排查力度,主要包括 " 一戴两不 "(一戴 : 戴头盔;两不 : 不逆行、不闯灯)的宣传、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的警告式执法、旅游大客车的隐患排查、交通设施的缺漏排查,全力抓好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营造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 " 一戴两不 " 倡议行动现场。

扎实宣教——

绘就 " 双向礼让 " 文明图景

斑马线虽小,但一头连着安全,一头连着文明,从细微处可窥见城市治理的水平。在景田东路与莲花路的交汇处,市民陈女士说," 我经常坐公交车来附近的北大医院看病,有的路口尽管没有信号灯,但大部分司机都会主动让行,有时候司机见行人驻足犹豫时,会主动示意让行人先走。"

群众交通文明素养的提升,离不开福田交通文明的宣导。近年来,福田通过扎实宣教,努力提升市民群众的文明出行意识和理念,提升城市文明交通程度。在福田交警的官方平台每日发布交通安全知识与案例,通过真实案例和事故数据,让群众了解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在全区 70 多块大型户外广告屏投放宣传海报及交通安全动画片,营造浓厚氛围;同时,在主要街区路口,通过人工派发宣传单张、折页的形式,提高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 无论是车辆行人闯红灯,还是酒驾、醉驾等违法行为、归根结底还是交通安全意识不够强,只有加强交通文明宣传,让广大交通参与者形成自发自律、自觉的守法意识,才能从根源上营造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 林桂炎表示。

▲福田区广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

走在福田的马路上,随处可见热心的 " 红马甲 " 志愿者,一抹 " 志愿红 " 如星星之火,带动更多人投身文明城市创建热潮。为提升文明交通工作水平,助力全市文明交通整治工作,福田交警大队联合福田驻区有关单位的党员志愿者们,在各主要交通路口的交通高峰时段开展一系列交通文明引导活动,各基层党组织组建党员交通文明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交通文明志愿活动,走上街头为群众提供交通疏导、咨询解释、道路引导等服务。一次次暖心的帮助,一次次热情的引导,润物细无声般在人们心中播种文明的种子。在福田交警与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福田区的交通文明指数、交通顺畅程度均在全市名列前茅,一幕幕车辆与行人互相自觉礼让的温馨画面,已成为彰显城市文明的一道靓丽风景。

▲协助指挥交通的红马甲志愿者

破解 " 堵局 "——

交通智慧化建设成效显著

始于出行,终于品质。为打造更文明的交通秩序、更畅通的交通环境,交通智慧化建设在福田已悄然 " 上路 " ——按照 " 研究一批、开工一批、完工一批 " 原则,福田推进了福强路、彩田路、上步路等 9 条主干道高品质智慧化改造,从交通运行效率、区域出行活力、城市功能升级等 10 多个方面进行了提升,全区主干道改造覆盖率达 70% 以上。此外,福田交警还组建了无人机中队,2021 年启动无人机中队以及机库建设,开创大规模无人机整治交通技战法,并计划至 2023 年形成国内领先经验。

▲ 4KS 指挥作战平台示意图。

福田中心区承载着超过 134 万人次日均出行需求,早高峰的出行压力尤为突出,如何破解此类 " 堵局 "?据林桂炎介绍,目前福田中心区有 38 个路口运用检测雷达,提前对经过的车辆进行分析,数据经过后台检测之后传递到该路段的多个路口,启用相关的红绿灯管控,最大限度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例如,在 " 彩田 - 红荔 " 路口启用 " 灯控 ",判断早高峰与晚高峰车辆的不同进出方向,通过对于红绿灯的调整,最大限度化解了行人跟右转车辆的 " 人车胶着 " 状态。此外,对于大型警卫对象车辆的通行,福田交警还可通过对同一条路的红绿灯开展 " 绿波通行 ",保证警卫对象车辆能够快速通过。

▲福田区通过灯控提升通行效率。

道路顺了,群众心里的 " 结 " 也就没了。为持续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福田区将坚持打造交通 " 智慧大脑 "。据了解,2021 年,福田区将升级现有智慧道路平台为区级综合治理服务平台,实现辖区交通行业数据汇聚共享;2022 年,将搭建覆盖全区智慧道路实时在线仿真系统,为辖区交通设施建设和日常运行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2023 年,完成交通智慧大脑体系建设,形成交通治理和出行服务闭环。目前,辖区侨香路正在试点检测雷达,目的是为后期信号路口提供数据支持,下阶段也将采用路口信号自适应及协调自适应的智慧化控管措施。

▲福田交通铁骑英姿飒爽。

深圳晚报记者 刘丹青 通讯员 吴炽玲 陈育君 编辑 方壮芳

相关标签

福田 深圳 交通违法 城中村 交通安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